测控站
近年来随着微小卫星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简易可靠的高性价比新型测控体制,为满足微纳卫星的测控需求,我们提供了微纳卫星的测控和数传接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单圈次跟踪卫星目标时,系统任务分为系统自检、标校、目标跟踪、遥测遥控处理和事后数据处理5个阶段。系统自检由操作人员在任务前完成设备自检
4月17日电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信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安睡”一个月夜后,分别于4月17日13时24分和16日20时57分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十七月昼工作期。截至今天,这两位月球背面“拓荒者”已经顺利度过了470个地球日,“玉兔二号”月球车将继续向规划目标点前进,开启新一轮的探索旅程。 在本月昼工作期,着陆器搭载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将按计划开机工作,“玉兔二号”月球车携带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等科学载荷,将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进,开展巡视探测任务
3月26日,星际漫步(北京)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与相关单位就卫星搭载发射签订合同并计划于2020年10月进行发射。同时,星际漫步与国内商业航天测控公司签订了测控服务合同,以及东戴河UV测控站建设合同,为后续卫星的正常试验开展和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星际漫步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火箭飞行正常”“遥测数据正常”“厦门站监测正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大厅内,各测控站不时将最新的监测 信息传到这里。 火箭点火起飞约23分钟后,星箭顺利分离,风云二号08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2014年航天发射任务实现完美收宫
中国青年报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6月11日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该中心日前完成了29颗已入网工作的北斗三号卫星星间链路测试工作,旨在进一步提升北斗三号系统在轨运行的性能,确保北斗全球组网如期完成。 2020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收官之年,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需要30颗卫星,现已发射29颗。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此前透露,最后一颗组网卫星计划6月择机发射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这是国家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卫星广播电视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确保广电业务安全播出至关重要。 每年两会召开时间都是与日凌期、星蚀期交叉重叠的阶段,保障通信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的难度系数相对较高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7月15日5时30分,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唤醒。 6月15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3时49分和0时54分,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 据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7月15日5时30分,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唤醒。 6月15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3时49分和0时54分,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十九月昼工作期
记者5日从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上获悉,中国长征火箭累计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60次商业发射,其中搭载发射服务15次。 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余琦说,中国已形成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在轨交付、卫星地面测控站建设、卫星应用、项目融资、保险、人员培训及技术转让等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商业航天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11月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颗、第25颗北斗导航卫星
新华社酒泉12月4日电(记者黄明、李国利、张汨汨)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4月12日是国际载人航天日,“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地面测控站投入运营仪式当天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这标志着该地面测控站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交付白方接管并投入运营。 测控站位于明斯克州捷尔任斯克地区斯坦科沃,负责对“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的运行进行测控和运营管理。此测控站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承担设计研制工作,地面测控系统已于4月1日交付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