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a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发电量的85% 本文摘要: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2050年全球能源转型路线图(GET2050)报告,电力在全球最后能源中的比例可能会从现在的20%减少到2050年的将近45%。同时,可再生电源在全球发电总量将从今天的26%上升至2050年的85%,其中高达60%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等间歇性电源。 虽然电力消费在减少,但是增加了总能量市场需求,如电气化的供热和运输系统的效率低于化石燃料
在亚洲,引进可再生能源的趋势正在迅速扩大。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底亚洲的装机容量在5年里几乎翻了一番,大幅高于全球整体的增长率(5成)。推进光伏发电的中国和印度增长明显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最新版可再生能源成本报告,指出受技术进步、规模化经济、供应链竞争日益激烈和开发商经验日益增长的推动,在过去10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急剧下降。据IRENA在2019年从17000个项目中收集的成本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太阳能光伏发电(PV)、聚光太阳能热发电(CSP)、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成本分别下降了82%、47%、39%和29%。2019年,在所有新近投产的并网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中,有56%的成本都低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发电
本报讯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最新报告称,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突破一亿人。其中,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将达4200万人,占比超过1/4。 从行业分布来看,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最快
据科通社11月9日报道,据战略研究外交中心的报告显示,至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已达3030亿美元。仅2015年一年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就占到了总投资额的17%。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由于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较低,2011年至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增加了40%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日前发布报告称,清洁能源产业就业人数正在不断攀升。根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大约为810万人,较之2014年底的770万人增加了近40万。 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了题为《十年:行动进程》(10Years:Progress to Action)的简报。报告指出,2010年以来,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与发展政策的中心,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新增发电能力的主要来源。 2019年,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能力占全球新增发电能力的6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总量的26%,预计到2030年,这一占比将增至57%
近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最新报告称,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行业就业人数将突破一亿人。其中,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将达4200万人,占比超过1/4。 从行业分布来看,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最快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预测,从2025年起,我国将开始产生大批量的退役光伏组件,2030年废弃光伏组件将达到150万吨左右,2050年将达到2000万吨。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2011年第一次达到GW级规模、以组件寿命20年计算,将在2031年产生大量报废组件,但组件大规模‘退役期’可能大幅提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助理秘书长、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新能源产业研究室主任江华表示,由于我国早期建设的光伏电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可能达不到退役期就会提前被淘汰,而早期有补贴的电站因为投资收益率高,也可能提前更换高功率组件而产生淘汰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