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所
“二一三”的由来,与一代伟人***主席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58年2月13日,雪霁天晴,银装素裹。8点35分,伟大领袖毛主席走进沈阳机床开关厂装配车间视察,在看完其他班组之后,健步来到职工苏玉春身边,苏玉春立即站起来,激动地说,“毛主席您好!”,主席微笑着说,“你好”,并和苏玉春亲切握手,苏玉春紧紧握住主席的手,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1月3日,随着铁路联队以53比39较为明显的优势战胜博爱医院代表队后,第八届“健康杯”57场比赛也宣告全部结束。男子组前三名为铁路联队、博爱医院代表队、黔西南州农科所代表队;女子组前三名为市国税局代表队、黔西南州农科所代表队、贵州天地药业代表队。 在运动会中,公司女子篮球队获得第三名,男子篮球队止步于八强,为公司参加“健康杯”运动会以来的最差成绩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助力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11月22日上午,区政协副主席李伟元率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开展“关于加快推进三水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专题视察活动。 视察组一行先后到位于南山镇的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项目以及佛山市农科所开展视察,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
10月18日下午,在山南市农科所示范园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米玛次仁和同事们正在对玉米种子进行筛选鉴定。 现场,米玛次仁手里拿着籽粒玉米向记者介绍,籽粒玉米引种示范及栽培技术研究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丰富农作物种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将继续进行籽粒玉米引种试验示范,同时把筛选后的优良品种进一步投入到山南市沿江粮食主产区,保障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大田生产中。 近年来,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青稞粉垄栽培技术研究、籽粒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蔬菜地方品种保护及优良品种示范等科技项目,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实现了粮食增产并丰富了我市的“菜篮子”
12月19日,农生院(农科所)组织17、18级植保、农学、园艺、食品科学专业530余名学生分数批在校内基地大棚辨识园艺园林植物。 上午9时,同学们分批陆续来到校内基地,在赵佑柏、聂恒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下载了手机app“识花君”软件。赵佑柏老师对大棚内的园艺园林植物一一作了介绍,对植物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生态习性、美化功能、观赏特性、对环境的作用作了细致的解说
不仅能较精确测试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的含量还可以对土壤的酸碱度、盐分(电导)、其它微量元素及土壤的地温、土壤的容积含水量进行实时在线连续测定和速测。另外也可以对化肥进行检测。在光电比色分析部分,该仪器依据90214274·7号国家设置了对数输出,在对数曲线的形成中,本机特设了直接调节旋钮,可 不仅能较精确测试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的含量还可以对土壤的酸碱度、盐分(电导)、其它微量元素及土壤的地温、土壤的容积含水量进行实时在线连续测定和速测
寿宁新闻网讯 项丽霞 3月11日下午,在大安乡党委****龚旺春的邀请下,福建省农科果树所主任陈义挺博士深入绿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农户现场讲解猕猴桃品种选择,建园定植,搭架建棚,整形检修,花果及树体管理等技术,把农业科技培训直接推广到田间地头,为 寿宁新闻网讯 项丽霞 3月11日下午,在大安乡党委****龚旺春的邀请下,福建省农科果树所主任陈义挺博士深入绿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农户现场讲解猕猴桃品种选择,建园定植,搭架建棚,整形检修,花果及树体管理等技术,把农业科技培训直接推广到田间地头,为农村科技扶贫****智力保障。 当天虽然下着大雨,但得到了省农科所博士的现场技术指导,看着满山种下的猕猴桃,农户们心里满满的期待和喜悦。 据悉,绿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在原寿宁县鑫半阳花卉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公司在原有150亩花卉种植产业上扩大规模900亩发展猕猴桃(为主)、葡萄、桃、杨梅等水果,公司以公司+农户+精准扶贫户+****模式发展,纳入泮洋、村头、半岭村的精准扶贫户40户,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实现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
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里风光带建设公司”)于2011年成立,注册资金5亿元,承担着南京市明外郭和秦淮新河两段风光带的建设重任,除了四大示范片区(秦淮新河宁丹路—凤渡路、明外郭麒麟门—沧波门、明外郭紫东小学—农科所、明外郭双麒路段)绿化、美化的提档升级,还包括龟山、仙鹤门、南湾营、双麒青荫、白龙山、星海绿园和创意市集等节点公园的特色打造。整个建设沿线全长50公里,规划总建设面积为160万平米,目前建成绿地面积120万平米及大苗储备基地。 2017年12月划入hot88官网以来,百里风光带建设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在完成游客中心建设及节点公园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集萃资源价值,开展各式旅游、休闲项目,将风光带建设、开发、营运成一条独具南京特色的人文、生态、休闲珍珠链
南京宁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专业从事农用微生物菌剂、有机(类)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水溶肥料、土壤调理剂、重金属叶面阻控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200余亩。 公司技术实力雄厚,现有中、高级技术人员15人,并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研究开发,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签有长期的合作研发协议;在南京农业大学设有“宁粮”奖学金、奖教金、在江苏省农科院设有“宁粮”奖励基金,拥有多个科研平台,成立了南京市首家农用微生物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江苏省农科院共建有农用微生物菌剂新产品研发中心、与南京市农科所共建有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河海大学合作共建有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聘请了多位科研院校的教授专家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和技术指导
在寒冷的冰城,腊月里吃上新鲜蔬菜如今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如果把餐桌搬进大棚温室,现摘现吃园内无土栽培的百余种鲜嫩的瓜果蔬菜,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近日,哈尔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其所属的蔬菜温室中开了这样一家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态酒店。 据《新都市报》报道,走进生态酒店,犹如步入一个绿色植物的海洋,占地面积107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改建成的营业大厅,阳光明媚、暖意袭人,到处是融融绿意,每个餐桌之间都用国王椰子、发财树篱、绿巨人、鱼尾葵、南洋杉、非洲茉莉等绿色植物分隔开来,清爽宜人。与大厅相对的几个小包房也别具特色,包房之间有日光温室作为休闲厅相连,休闲厅内种满了蝴蝶兰、郁金香、风信子等花卉,姹紫嫣红、花香阵阵,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