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草地农业和耕地农业的契合发展带,也是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带,具有不同于农区和牧区的独特经济形态。长期以来,该区域农牧结构失衡、水资源过度开发,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现有的环境退化危机,自1999年起,一系列以植被恢复为主要形式的生态修复工程在该地区大规模地展开
文汇网讯(记者薄小波)上海首个都市农业科创中心25日在金山区成立,这一平台将在都市农业的产学研机制上求得突破,实施院校与基层农科人员的“互相挂职”,并尝试农业科创项目的路演落地。 据了解,金山都市农业科创中心由金山区与上海市农科院共同创建。在此一平台上,将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引领工程,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发展融合示范点,以“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建设重点
8月7日,市财政局、市农委召开《关于本市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培训会。 会上,市财政局结合本市历年来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历史和经验情况,对《实施意见》的起草过程、主要考虑以及核心要点进行解读。市农委通过分析介绍中央涉农专项资金的操作模式,重点针对“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解读
《河南日报农村版》:提升服务有实招 滑县农商银行奋楫笃行“开门红” 本报讯(记者秦名芳通讯员史如月李亚楠)元旦前夕,滑县农商银行召开2023年“开门红”启动仪式暨誓师夺标大会。 滑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荆良表示,要走存款结构调整之路,加强对市场的细分和客户的精分,聚焦重点,加大对公类客户的营销力度。要提高信贷资金的精准性和直达性,对现有信贷体系进行重塑重构,开展全员营销,配套尽职免责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着力推进我市2020年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实现涉农区美丽村庄“六化六有”目标,五月初起,市农村中心人居环境促进部对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区、静海区等五个涉农区组织开展2020年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日常监督管理巡查工作,积极跟进各区建设项目的进度情况。5月初至6月中旬,部门组织日常监管小组,首先对武清区的15个乡镇共计40个村庄有在施项目的创建村进行了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与现场指导工作。 秉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监管小组对现有的建设项目在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管,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极大推动了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改革开放后,西藏与全一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对西藏实行“休养生息”的方针,西藏自治区委、Z府按照休养生息方针,在农牧区实行了一系列优惠策,农牧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群众生活得到逐步提高
简介九游会和ag,2019年悉尼灯光节于2019年的5月24日至6月15日亮相。 九游会和ag, 原标题:重庆“慢城”:乡村振兴有了新载体 深冬,数万亩橘林雾霭朦胧,村中袅袅炊烟、溪水潺潺,白墙素雅的秀才湾、红砖原色的石厂湾等巴渝民居布局错落有致,游客能下乡度过一段慢行、慢娱、慢生活的别致时光…… 农旅深度融合,让重庆长寿区有了一座“慢城”:在这里,乡村里的林田村落、农特产品都“活起来”了,城里人有了“歇歇脚、深呼吸”的好去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让乡村振兴有了新载体,按下了发展的“升级键”。 匈牙利的一部分历史是建立在火车和铁路上的
浦东新区“乡村文创”线、闵行区“亲近自然,回归纯朴”线、金山区“花海古镇,乐活滨海”线……2020年上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线路暨最美乡村路昨天公布,9个涉农区的18条特色线路,将带领人们畅游上海美丽乡村。 这批特色线路经过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旅游局和市交通委征集遴选,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集成美丽休闲乡村、旅游重点村、绿色田园、星级旅游景区、郊野公园、农村四好公路、最美乡村路及乡村农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提供更好的旅游观光、乡村美食、研学教育、休闲体验、农产品购买等休闲服务,体现全域旅游的特色。 近年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上海开展以“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为标志的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赵久龙)记者3月15日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今年,江苏将开展“水韵苏米”品牌建设提升行动,改造升级“苏米”核心企业加工工艺,推动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增加订单收购规模。在此基础上,江苏将修订“苏米”团体标准,优化各项质量指标,推动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扩面积、增产量,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粮农、粮企收入。 据介绍,江苏自2018年启动“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以来,率先制定了省域全产业链性质“苏米”团体标准,涵盖稻谷生产技术规程、大米加工技术规程、质量追溯基础信息规范等方面,逐步建成一批“好稻种+好生态”示范基地
今年是第十五个“6·9”国际档案日,为进一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档案文化,提高群众对档案知识的认识,6月9日,海南区档案史志馆工作人员在区广场通过设置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档案法,介绍民生档案的重要性,档案保管、利用等相关知识。同时,深入拉僧仲街道新世纪社区等基层一线,向社区居民群众广泛宣传档案法,讲解社区民生档案等相关知识,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6·9”国际档案日期间,海南区档案史志馆还通过深入机关单位、农区、企业等基层一线,举办档案业务知识培训班、在人员密集场所播放宣传标语滚动字幕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等知识,使宣传活动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群众对档案知识的认识,增强保护档案的法律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档案、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