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
翠菊(学名:Callistephus chinensis),又名五月菊(云南)、江西腊,为菊科翠菊属中唯一一种植物,最初被分入紫菀属,后单独成一属。翠菊在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园艺切花材料。 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茎直立,叶互生,长卵形,长4-8厘米,叶缘有粗锯齿,有叶柄,茎叶被白色柔毛
长毛婆婆纳,玄参科,婆婆纳属,茎单生或数支丛生,有时上部分枝,直立,高半米以上,上部常有柔毛,少近无毛。 茎单生或数支丛生,有时上部分枝,直立,高半米以上,上部常有柔毛,少近无毛。叶对生,节上有一个环连接叶柄基部,茎下部叶的叶柄长1-2.5厘米,上部叶的叶柄较短,生柔毛,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2.5-6厘米,基部截形至浅心形,少楔形,顶端急尖至渐尖,边缘有三角状锯齿,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
生长于海拔900-3500米的林下湿处或灌丛中;喜寄生于悬钩子属(Ru 生长于海拔900-3500米的林下湿处或灌丛中;喜寄生于悬钩子属(Rubus L.)植物根上。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部、四川、广西北部(临桂)及湖南西部(雪峰山)。喜马拉雅西北部的Bodyar Jaunsar也有分布
(Chang)Shih)是菊科乳苣属的植物,基生叶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8.5厘米,宽1.5-3厘米,侧裂片2-4对,对生或偏斜,生长于林缘,分布于云南西部。 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根状茎粗厚,直径约1厘米。茎纤细,单生或少数簇生于根状茎的顶端,葶状,不分枝,光滑无毛
落叶乔木,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潘经理:15605481067)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 叶: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4-7.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通常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带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尖锐稀疏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沿叶脉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脉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达到裂片先端,有的达到裂片分裂处;叶柄长2-6厘米,无毛;托叶草质,镰形,边缘有锯齿。 花:伞房花序具多花,直径4-6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后脱落,减少,花梗长4-7毫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6-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早落;花直径约1.5厘米;萼筒钟状,长4-5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约与萼筒等长,内外两面均无毛,或在内面顶端有髯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长7-8毫米,宽5-6毫米,白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粉红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
为落叶性草本,具有近球形的块茎,地上茎可高达60公分。叶不对称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心形,不规则细齿缘,长10-20公分,宽7-14公分。叶柄长4-20公分,近无毛
落叶灌木。枝开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黄褐色,小枝土黄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 叶通常为单叶,或3裂至三出复叶,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至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0.8-1.5厘米,无毛
一般指百日菊,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被糙毛或长硬毛。叶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两面粗糙,下面被密的短糙毛,基出三脉
红里蕉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巴西。原种叶片绿色,栽培以叶片有白、粉红、浅绿色斑纹的斑叶红里蕉(彩虹竹芋)为主。株高0.5~1.5m
辣椒,别名:牛角椒、长辣椒、菜椒、灯笼椒,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近无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之字形折曲。叶互生,枝顶端节不伸长而成双生或簇生状,矩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狭楔形;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著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药灰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