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
中学师生齐来参与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人文及语言学部举办的“香港文学散步”。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早前举办“香港文学散步”活动,除了学院师生外,我们同时邀请中学同学参与,带动大家走出教室,访寻现代著名华文作家在港足迹,了解他们对本地文学及文化的贡献。 “香港文学散步”自举办以来,已踏入第七个年头,每年均由国际学院中文组老师带领,并由“专业中文”专修课程的同学担任导赏员
(2012年6月25日,香港)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日前假九龙塘校园及石门校园举办“升学资讯日”,为一众放榜在即的高级程度会考考生及中学文凭试考生,举办课程讲座,提供最新升学资讯,以及由现正就读的学生大使分享学习经验等。当日更安排即场报名及面试,吸引了约五百多位同学、家长及老师到场参观。 学院特别于“升学资讯日”举办“双班年:浸大副学士及自资学位课程”专题讲座,为莘莘学子详尽讲解课程特色及出路,以及收生安排等
为增进小学视艺科老师的美术知识而设,香港教学资源中心与香港工艺美术协会及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合办小学视艺教学专修证书课程。此课程由三节面授课及九节网上课组成,共36小时。学员必须符合面授、网上课之课程要求,方可获主办机构颁发“小学视艺教学专修证书”
“工作假期签证”包含了“工作”与“假期”两个相对概念,在香港是新的事物;《小女鞋.大背囊》则是全港第一本全面详谈“工作假期”游历的书籍。作者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记载了在澳洲生活一年所遇到的各式有趣人物和故事,以及一段幽幽的感情和内心挣扎,让你有如亲历其境,与她一同体验有笑有泪的背囊客生涯。书中也有大量特色旅游的第一身经验、实用的悭俭旅游资料,以及背囊客在澳洲的求生秘技
(2012年6月25日,香港)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日前假九龙塘校园及石门校园举办“升学资讯日”,为一众放榜在即的高级程度会考考生及中学文凭试考生,举办课程讲座,提供最新升学资讯,以及由现正就读的学生大使分享学习经验等。当日更安排即场报名及面试,吸引了约五百多位同学、家长及老师到场参观。 学院特别于“升学资讯日”举办“双班年:浸大副学士及自资学位课程”专题讲座,为莘莘学子详尽讲解课程特色及出路,以及收生安排等
由国际中医药学会主办,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及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澳门基金会资助,“2018中华医药研究生比赛”于2018年10月28至30日在澳门大学举行。本次大赛面向内地和港澳三地高校,吸引多间高等院校研究生参与,包括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澳门大学等9所高校共17名选手参加。 比赛开始前,由国际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王一涛讲座教授致词,他首先对来自各地的研究生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回顾了学会发展历程和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并表达了对选手们比赛顺利的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借此机会 加深中华医药领域的交流
(2009-10-27 记者 骆静)10月24日-25日,我院陈岳芬副教授应邀赴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传媒与公共性”第二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研讨会,做了题为《*****中信息的人际传播–以瓮安事件和石首事件为例》的报告。 陈副教授在会上第一个发言,分析了*****中信息人际传播的流程和特征。随后,她应邀点评了复旦大学马凌副教授、博士的论文《传媒上的专家:一场”赌局”的风险与政治》
(2013年8月16日,香港)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视觉艺术学生日前首次举办“凝Gaze”摄影展,活动假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画廊举行,展览作品洋溢学生的创作才华,及艺术创作的热诚。 是次摄影展由修读视觉艺术副学士一年级生筹划。取题为“凝”,意思是拍下每张照片时,都需身、心、灵合一凝视面前流动的画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于广东省珠海市携手合办,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北师港浸大获国家教育部特批,得到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及各界大力支持。 北师港浸大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
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于1992年5月13日成立,是中国及亚洲同类型研究中心的先驱。虽然在欧洲及北美洲等地早已有具规模的相关研究中心,其对应用伦理学的问题亦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研究成果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切于香港社会。因此,面对着急剧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的转变,香港社会亦需要本土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的成立便是希望能够以普世的道德原则为基础,结合本土文化的实况,就某些道德的难题,提出解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