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
业务涵盖各类公园、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水库河岸、通道绿化、美丽乡村、森林城市以及市政园林绿化等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空间结构等规划设计。在景观规划、园林设计、植物造景、水环境、设施小品、古建桥梁及环境氛围等规划方案、施工图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已形成自有以及与高校教授、艺术专家相结合的高中级景观设计师和行业顶尖专项设计人才为一体的优秀团队。秉承“客户第一,质量优先”的经营理念,凭借严谨的设计思维、大胆的设计创意,现代的技术手段,专业的跟踪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
绿色中国行动报道组今天走进广西东兰县,退耕还林13年,东兰县新增林地39.2万亩。在这背后,有一个人十余载如一日始终坚守那一抹绿。东兰县的每一株绿树,都洒有他辛勤的汗水,他就是东兰县退耕办主任韦宏民
46亿年前。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诞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样美丽。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地球
泸州将投入12亿元治理赤水河流域环境《新闻》 昨日,记者从2014年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工作总结会获悉,我市委托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赤水河流域(泸州段)环境保护规划(2014-2020年)》,确立了流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思路和措施,计划从2014年到2020年,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污染治理等8大类共86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2.43亿元。 自开展赤水河流域(泸州段)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投入资金9233.8万元。其中,投入资金2206万元用于合江、叙永、古蔺三个县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投入6754万元用于乡镇污水处理站、垃圾库(池)和县城污水配套管网的建设;投入273.8万元用于沿河建筑弃土和非法捕捞整治等
记者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委获悉,近年来,迪庆州努力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同时坚持生态立州,在雪域高原谱写了民族团结与生态文明的新篇章。 迪庆州立足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汇交融的实际,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等方面的基础,推进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创新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成为迪庆州发展进步最鲜明、最亮丽的底色。 据介绍,全州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在全省先期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累计投入3亿元深入实施三轮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家、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96家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 2022年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预算的通知》(财资环〔2022〕154号)、《重庆市林业局关于商请下达 2022年及以前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资金的函》(渝林函〔2022〕325号),经研究,现将 2022年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预算下达你们(项目代码:Z175070050001),具体金额、科目列报等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下达的 2022年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用于辖区内用于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支出,该资金列入2022年中央直达资金管理,标识为“01中央直达资金”,贯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整个环节,且保持不变。 二、按照《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5〕163号)等要求,市林业局要会同我局,根据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及年度目标任务,及时分解下达绩效目标。请各区县按照绩效目标要求,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完成
本文摘要:图为威宁县中水镇银水村一户村朴实将近正在家门口柴火核桃。日前,笔者在威宁自治县中水镇银水村看见,很多村朴实将近正在家门口柴火核桃果子,忙得不亦乐呼,脸上显露出丰产的喜乐。 本年因为雨水富裕,再加管理做到,威宁… 图为威宁县中水镇银水村一户村朴实将近正在家门口柴火核桃
纵观目前的国内企业形式,每天都有很多新办企业兴起,也有很多企业在社会的浪潮中倒闭,能够在社会的潮流中生存并且发展壮大绝对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而能够长久地发展需要的是什么?肯定是科技创新,作为在行业中生存和发展了十年的开沟机厂家,这是我们认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企业缺乏了科技创新,产品老旧不换代,换来的就是客户的流逝,被社会所淘汰。而科技创新是必须要坚持且付诸实施的,企业只有科技创新,将自己的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才能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市场的先机,赢得市场的主动权,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和《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的安排,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开展实地调研、组织行业和专家座谈会、多次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省区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退耕还林还草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2016年4月28日至5月29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期间,各级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等机构和个人,以及各界群众提出了多条意见和建议 对《条例》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此次修订有利于进一步理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机制,维护退耕还林还草者的正当权益,稳定各类参与主体的法律预期,促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发展。有关方面也从进一步细化政府部门职责、扩大实施范围、完善补助政策和工程实施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自2008年开始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及单项工程建设规划以来,我省已完成项目总投资31.4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7.27亿元。 省发改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及单项工程建设规划包含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和技能培训、补植补造五大类项目建设,涉及84个退耕还林工程县。目前,建成基本口粮田85.4万亩、户用沼气池3.81万口、节柴灶12.78万台,完成生态移民7681户、29456人,建设林业基地257.7万亩、种植业基地16.28万亩、特色农业基地8.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