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
公司创建于二○○六年,输变电专业施工二级,电力工程总承包三级,施工劳务不分等级,承装二级、承修二级、承试二级施工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现有在册职工31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人(高级2人,中级9人),建造师12人,其中一级建造师2人,变电常有施工人员220多人,线路常有施工人员90多人,承担220kv及以下各类输变电项目、光伏 、风力发电等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精良,具有雄厚的勘测、运输吊装、线路施工、变电施工、高压试验、继电保护调试等施工力量。 公司以"安全、质量、管理"为企业精神,坚持依法经营、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部竞争机制
经历了风声鹤唳的5月之后,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的国家能源局,在6月23日又传出消息:电力司副司长梁波被带走调查。这是近三个月来国家能源局落马的第五名官员。 此前,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对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核电司司长郝卫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以及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国际能源署估量了冠状病毒对全球能源市场的破坏程度。 报告中说道,今年全球能源需求的降低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下降,将会是6%,是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七倍。»-- 贾尼别克·拜杜拉说道
11月20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晓仑,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建设一行莅临中国能源工程集团考察调研。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浦发”)董事长余本礼、总经理张素刚、党委书记张晋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上,中国能源工程集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刘斌汇报了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和在电力、化工、环境板块的业务发展情况,及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中储新能源在研究和开发储能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家中国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新能源储备领域的公司,旨在为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提供持久、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中储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各种储能技术,旨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同时为能源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地址:南京市江宁经济开发区菲尼克斯路36号(江宁236信箱)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是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华子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总部位于南京,是菲尼克斯电气集团面向全球的竞争力中心。下辖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菲尼克斯(南京)智能制造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亚太物流(南京)有限公司、菲尼克斯(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200余人
三月之初,春风徐来,生机勃发,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华东能源监管局工会组织开展了以“春意盎然花香书香竞芬芳”为主题的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 近日,在局机关党员活动室女职工们齐集一堂,分享选花裁剪、颜色搭配、花叶造型等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在感染熏陶沉浸中,精心完成各自的插花作品,主动培树修身律己、精益求精的能源监管女干部形象。 3月8日上午,在坐落于“海派文化之源”的上海徐家汇核心区域——徐家汇书院和徐家汇藏书楼,女职工们穿行于百年建筑空间之中,在古典与现代美学感官的碰撞下,在文学、绘画、建筑等不同形式的语言中,感受艺术的冲突与张力下,审视西学东渐沪上中西文化交流肇始之源,结合查阅上世纪20年代上海英文年鉴以及《近代上海英文文献选编》等历史文献材料,在对比上世纪30年代与当下上海的发电、输配电设施以及电价情况的过程中,更为深切体悟能源行业产业和上海市城市新时代发展成就,在悦读、乐学的氛围中,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机关女干部队伍
国仪石油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仪石油公司以磁共振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为能源行业提供核心关键器件、探测仪器装备、系统化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国仪石油公司专注于页岩油气、煤层气、可燃冰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利用,布局了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近钻头测量系统、高速率脉冲器等仪器装备,开拓了井下量子感知、数字化岩心分析等应用场景
本文摘要:3月14日,招商局旗下招商新能源与国家开发银行(以下全称国开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今后4年内,国开行将为招商新能源获取规模约100亿元的融资总量,反对招商新能源在国内外研发、建设、运营太阳能电站项目,以及在新的能源行业的技术、业务、资产收购及重组。 近年来,国开行作为中国国家政策性银行,大大增大对清洁能源产业等节能环保领域的反对力度,助力经济发展方式改变
中国高校能源经济管理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中国“EEM30”)第一次理事大会6月22日在徐州召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拥有安全、高效、低能的能源保障需求越来越迫切。 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亟需打造一批高端智库和大批专业研发队伍,国家能源战略对能源类高校的人才培养、产学融合、服务大局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