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
中医中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历数千年而不衰。中医中药有与西医迥异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着丰富的学术内容。随着中医药被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推崇,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中医中药的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统上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完成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这种作坊式的传承受到了强烈冲击。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儿童生活在工业文明缔造的“钢筋混凝土”空间内,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较为严重,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为匮乏
茅台,是物质的。物化的茅台,品格高雅,承载着茅台的文化。 茅台,是精神的
没有华丽高档的现代乐器,只有农民家常见的脚湓,簸箕,唢呐等便演奏相互欢快,悦耳别有乡土风味的乐曲,这就是渝北独特的"小河锣鼓". 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渝北吹打乐历史渊源流长,其中的小河锣鼓以盆鼓、更锣、小钵、铛锣等组合,系一种纯打击乐,在渝北西部地区更为独特.演奏曲目短小精干,节奏明快高亢,通过各种乐器的巧妙搭配,复杂的节奏交替出现,表现特定的意境、气氛甚至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演奏形式以坐堂,行走均可.民间乐手大部分是以农为主,兼习唢呐锣鼓.他们以乐班为组织进行活动,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代传承.历史较长的乐班已经传了五,六代人了.乐班结构多以家族或近亲成年男子为成员.198j普查时,发现有娃娃乐手和女子乐手,全区民间乐班114个,民间乐手657人. 渝北民间吹打乐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如有关婚俗吹打的民谣有:"呜哩呐呜哩呐接个堂客来烧茶东东灯东东灯东个龙灯东东灯……"这就是民间吹打乐的唢呐、盆鼓、包包锣声音的谐音,具有浓厚地方特色. 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
本地京剧大师,文化奖得奖人潘月红,今天上午11点半,在中央医院逝世,享年104岁。 潘月红2004年在庆祝国庆节目中演出中,票友出身的潘老唱来字清韵浓,板稳气匀,一点也看不出她当时已是高龄92岁。 潘月红出生中国上海,六岁开始学唱京剧
2月26日,颍泉区文联汇同阜阳市少年宫、颍泉区政协文史委、民进颍泉区支部及喜欢面塑艺术的近20位小朋友共同来到颍泉区民间艺术家协会优秀会员、面塑大师高光彪艺术工作室体验参观学习。区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任志宏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大家共同参观了高光彪老师的工作室及面塑作品展厅
9月8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关于公布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共计135人入选。其中,上饶有17名非遗传承人入选。鄱阳3人入选
济南中医肿瘤医院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致力于运用中医疗法进行肿瘤研究、临床诊疗、保健康复的医院。医院以“百年秦氏御医、世界抗癌良方”为立院文化创建多年来始终不忘初心努力奋进为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 秦旭东出生于中医世家清朝道光御医秦本煜第八代传人
为了沪剧流派传承的问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最近有点着急,事情的起因是即将投入排练的《魂断蓝桥》。该剧由剧院的年轻人担任唱腔设计,主演也是一群年轻人,结果唱腔出来后都是一个味道,“你说是唱歌也可以讲,只不过是上海话的歌。”茅善玉说起来就有些烦恼,不过她说也不能怪这些年轻人,沪剧的流派传承意识一直比较淡薄,而现在只是表现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