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
《谜样台湾─金瓜石》首映会结束后,我们来到金瓜石一位老矿工的家,这位老矿工给我们看他收藏的“矿石灯(乙炔灯)”,而且是可以点火的。目前不能点火的市价已经高达九千多,能点火的市价高达两万多,他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全新的。之前有些矿工都把坏掉的乙炔灯当废铁卖,最后被许多古董收藏家捡走
本山矿体是金瓜石重要的金矿矿区,光绪19年(公元1893年)基隆河淘金客从猴硐溯溪而上发现九份小金瓜露头,隔年5月发现大金瓜的金脉露头,露天岩石似如金瓜形状故名“金瓜石”,成为金瓜石地名的由来。本山矿脉的垂直分布从海拔600米的大金瓜顶延伸到海平面以下130米仍未终止。矿脉各处含金量均匀,矿体最宽处可达百米以上,脉长最长者可达2公里多,短的也多在数百米左右,是金瓜石很重要的金矿矿床所在
双十连假将至,九份、金瓜石恐爆人潮及车潮,瑞芳警分局今天公布交通管制作为,警方每天将视实际交通状况采取机动交疏,在车流量顺畅前提下,仅管制游览车、中型巴士等大型车辆停放于山腰的9号、新9号停车场,及山脚下的水湳洞停车场,让旅客转搭接驳公车进入金、九地区,其他自小客车辆自由通行。当大型停车场停车量达8成时,开始实施A级交通流量疏导管制,将上山车辆将引导至山腰上9号停车场及水湳洞停车场停放,让民众转搭接驳公车。 警方说,目前正是秋高气爽旅游好时机,九份地区由于邻近市区,又有山海景点,过去几次连续假期,透过车流量分流管制、停车场大小型车辆调配,以及协调大众运输运量,疏导车满为患的情形
因为错过了一班往苏澳的火车,让我今天迟到了半个多小时,从基隆客运的隔顶站下车,同学们都已在步道上了,等我追上时已过了第一个凉亭。基隆山位于东北角,临近九份山城,标高588尺,秀丽挺拔。今日天气阴偶阵雨,使山上多了一份清新
新北市黄金博物馆春节不仅有多项迎春活动,同时也将‘金玉满糖’金钻糖,将富贵喜气与大家分享,祝福所有来馆游客都能吃甜甜,心想事成,欢迎民众在水金九地区游玩之际,也前往该馆走春分享喜气。 黄金博物馆馆长王锦华表示,水金九地区一直都是受到大家欢迎的热门景点,位在金瓜石的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也不缺席,已经规划好了一系列的活动,大年初二就会开门迎客,欢迎民众春节安排来走春。 他说,黄金博不仅在各馆舍屋檐门廊下装饰充满春节氛围的红灯笼,樱花树群也已满满含苞逐渐绽放,一系列为年节特别规划的活动自大年初二开跑,民众透过各种亲身参与的互动体验,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年节游程记忆
根据交通部观光局统计资料,2019年全台各风景区造访总人次突破3.3亿,其中新北市“瑞芳风景特定区”在各个直辖市及县(市)级风景特定区中造访人次最多,高达512万人次。若再计入“新北市黄金博物园区”及“水湳洞游客中心”二处的造访人次,更超过788万。 在山与海的环抱下,瑞芳曾因金瓜石及九份山区陆续发现金矿,采金人络绎不绝,后来因为金矿减少而停止采矿后,这个过去的“淘金镇”遂逐渐没落
新北市推出创新教育加速器计划,鼓励学校提出有助于学生适性发展的创新方案。谷保家商在此计划挹注之下,成立烘焙伴手礼研发中心,自去年起跟瑞芳区公所共同推出当地特色伴手礼“矿金饼”,今年在教育局长张明文见证下,谷保家商、瑞芳区公所及熊米屋爱心烘焙坊签署“矿金饼商标无偿授权合作意向书”,产官学携手推广在地文化。 瑞芳区公所区长施玉祥表示,矿金饼内馅设计研发皆象征着瑞芳区的自然景色及历史人文,希望借由这次合作,除了支持学校教育,提供学生创意展现的舞台之外,进而行销刺激地方经济,推广在地观光产业,让更多游客了解辉煌的矿业历史以及感受瑞芳的山水之美
摘要: 艺术虾所著并亲自绘图的《流动日常》是一本创作态度诚恳、创作才情亦丰瞻可观的图文并茂之书,全书分为“新竹日常”、“台南日常”、“流动日常”、“旅行日常”、“健行日常”等五章,每章均以图文相互呼应的方式,呈现了流动岁月中的生活故事与面貌,并记录了作者在台湾几个城市和地区如:基隆、新竹、台南、安平、九份、金瓜石、南寮渔港、阿朗壹古道,乃至异国如日本等自在游走的所见所闻所思等,其中亦有作者自述其个人慢跑散步、登山健行、亲近山林原野的心情感受,和对海洋垃圾与我们这个岛屿自然生态的观察、反思等。此外,书写公园、河堤、菜市场、平常巷弄的随笔小品与绘图,则尤因饶富庶民色彩而令人倍感亲切;至于〈疫后市集〉一文与众人戴上口罩的插图,则可说不但记录了疫情日常,更鲜明忠实地呈现了一枚时代的切片。诚如作者所说:“不要小看每个平凡的日常,正是因为它们,塑造了生活的样貌
看完Discovery的《谜样台湾:金瓜石》之后,我总觉得这部影片就像是“黄金探险记”,似乎缺少了对金瓜石的土地关怀。虽然中间有穿插战俘被日本抓去铜矿坑的历史事件,但没有描述台湾矿工的辛酸。毕竟台湾被日本殖民过,台湾片就像《海角七号》一样,终究脱离不了日本文化,日本就像是台湾的一部分,应该说台湾历史有一部分是日本史,日本史有一段是描述台湾
台铁深澳线历史最早追朔到日据时代,于1936年完工营运,主要因为铜矿及金矿而起的矿业铁路,当时由金瓜石所产的矿砂经由深澳线运至基隆和平岛,于八尺门的矿砂装船工厂,上船运往日本。当时深澳线沿途由水湳洞(十三层炼铜场遗址旁)经深澳、八斗子、至基隆八尺门,又名为金瓜石线。 金瓜石线于光复后改隶台湾金属矿业公司,曾经是金瓜石居民往返基隆的重要交通工具,一直到1962年该公司因财务问题停止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