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8月19日下午,我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动员部署会在图书楼九楼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委员、各总支书记、直属党支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陈兴华主持。 会上,党委书记陈国云同志指出,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和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省委高校工委要求的具体体现。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推进我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
发布时间:2020-01-09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作者:657 1月7日,浙江大学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举行。会议立足实际、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协同创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宏建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他从师德师风工作网络和制度体系,典型宣传和教育培训以及师德考核与失范查处等方面回顾了学校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际,分析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强调要切实落实好师德师风作为评价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渠道、多平台宣传贯彻好十项准则;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价值引领、典型教育,发挥好师德导师的重要作用;抓好教师党支部建设,使其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严格师德失范惩处,不断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2月17日下午,中国男高音,声乐教育家李双江做客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向500余名来自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各区(市)县及驻蓉高校相关艺术院系的音乐工作者、爱好者进行了《心儿在歌唱——李双江歌唱艺术与生活》专题讲座。 虽然已是80岁高龄,当天现身的李双江仍精神抖擞,唱起歌来依旧中气十足。演唱了《北京颂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战士第二故乡》、《船工号子》等歌曲数百首,发行唱片数百张,曾获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国际音像博览会“**民族歌曲唱片金奖”,中国第一个因歌而将的歌唱家李双江,其歌声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现将我校201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统考和联考考生参加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公布如下: 分析变化:(箭头表示与2011年该校分数线对比变化 ↑表示上升 ↓表示下降) 注:1.对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或委托培养、且符合基本培养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照顾。 2.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依据单科成绩和总分、专业招生人数来确定。各学科专业一般按1:1.2的比例(个别学科专业可视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差额复试
本文摘要: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和牵头实施的《关于资源共享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和邮政研究院的意见》,8月12日下午,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局长会见了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校领导,双方就更进一步强化邮政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学科研究展开了了解的交流。江苏省邮政管理局人事处、市场处负责人,南京邮电大学涉及院系负责人,江苏租车企业涉及负责人参与会见。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和牵头实施的《关于资源共享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和邮政研究院的意见》,8月12日下午,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局长会见了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校领导,双方就更进一步强化邮政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学科研究展开了了解的交流
5月7日上午,教学后援团之读书交流活动在图书馆610会议室开展,参与活动的是所有在馆的教师家属和信息咨询部、办公室成员近40人。本次会议由信息咨询部杜进老师主持。 会上,常务副馆长田乐胜发表了讲话,他说,为教学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责任,在馆的教师家属作为图书馆和院系的联系人,一直在为教学、科研工作做好后援服务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Sichu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座落四川省绵阳市。 学校前身是两所省部级重点中专-绵阳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和绵阳中医学校(创建于1960年)。2000 年,两校合并组建国家级重点中专绵阳医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汉阳大学(Hanyang University),有首尔和安山两大校区,韩国语教育院在首尔校区。该校创建于1939年,迄今已有近80年的悠久历史。学校师资完善、设备先进,教育水平高超,在韩国各大学中的综合实力始终名列前茅
2021年1月12日下午,学院在德阳校区综合楼B101会议室召开了“三全育人”工作会,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黄志祥、肖进、杨转运,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辉主持。 本次“三全育人”工作会,是学院被评选为四川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后首次召开的全院育人工作会议
多年来,学校牢固树立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紧密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国际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以“学校统筹,学科导向,分类支持,激励引导,院系主体”为总体思路,通过博士联合培养、本科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和科研合作等形式助推学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截至到2022年9月,学校先后与33个国家及地区的163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亚洲68所,欧洲62所,北美洲24所,大洋洲7所,非洲2所,“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45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