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
导读:孙伯翔1934年出生于天津,自幼学书,临池不辍。曾得王学仲、孙其峰指导。崇尚碑学,倾心北派,兼涉隶、篆、行、草、书作雄强古拙,形散神聚,气质不凡
妻子消失在了镜子后面,消失之前她似乎说了一句“无聊”。 无聊,是她消失的原因么?难道,她连自己都不 爱了? 李浩的《消失在镜子后面的妻子》是李浩近年所创作的小说精粹,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面镜子,每一面镜子照见的都是一种人生困境。 李浩,1970年生于河北,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作协专业作家
新年伊始,新春将至,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何长锁带领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看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贵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贵阳市作协主席肖江虹。 看望慰问时,何长锁同志代表省作家协会党组向他们对贵州文学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表达真诚敬意和新春的祝福,亲切询问了他们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创作情况,听取了他们对省作家协会和贵州文学事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何长锁同志向他们介绍了省作家协会工作进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安排
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成立于2008年3月,由辽宁省委宣传部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同创建,是连接政府与高校合作关系的创新型科研机构。该研究机构主任孟繁华教授,是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特聘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国内知名学者;副主任贺绍俊教授,是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特聘教授;该机构研究方向为创意城市研究、文化娱乐研究、图书报刊研究及动漫与多媒体研究。 2008年以来,该研究机构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CSSCI 检索200余篇;出版著作130余部;申报成功国家级项目3项,其它项目若干;获鲁迅文学奖2项,获辽宁省政府一等奖2项,获其它奖项80余项等
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近日在北京揭晓,由诗人刘虹的诗集《刘虹的诗》获奖。 《刘虹的诗》2004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2006年曾获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诗歌第一名。诗集问世后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20余位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曾为其热情作评,赞誉其女性题材的作品“既有深刻的文化批判,又没有落入刻薄,是一种更具有包容性的女性主义立场;为女性写作注入了思想的穿透力,又保持了感觉的鲜润
疫情期间,许多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熊育群创作的纪实文学《***:苍生在上》尤为引入注目。它在《收获》杂志刊登后,登上《光明日报》等报刊的重要版面,并入选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 本书共分6个章节,围绕***的家庭成长环境、求学之路、医学追求、婚姻家庭、抗击“非典”、迎战新冠肺炎等方面,深度挖掘***在时代变迁中的奋斗故事和心路历程,刻画了医者仁心、敢医敢言的“***”
11月10日下午,由原平市文联主办的“葛水平文学讲座”在原中书苑举行。忻州市文联副主席曹利军、大营温泉管理局局长刘勇、原平一中校长冯伟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忻州原平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茹建堂应邀参加,全市广大文学爱好者共计100余人现场聆听了葛水平的讲座。市文联主席郑建芳主持了讲座
徐柏坚,中国当代诗人,曾用笔名南岛,(1974—)曾获1917年-2016年中国新诗百年新锐诗人。生活、创作于天津。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与南开大学
解放军艺术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被誉为“军队作家、艺术家的摇篮”。学院下设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文化管理、美术、军事文化传播7个系,开办了任职教育、士官培训和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学历教育。学院座落在高校林立、文化艺术氛围浓厚、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2017年7月,教育部编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将《长征》定为名著导读纪实作品阅读指定书目,把《长征》与另一部记录红色中国的纪实文学经典《红星照耀中国》共同推荐给万千青少年学子。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上世纪30年代的红色革命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长征,王树增的《长征》完整再现长征的全部过程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因素,充分展现中国*人不畏艰险、为信仰艰苦奋斗的伟大长征精神;两部作品历经时间淘洗,相互映照,呈现出长征经典作品的夺目光芒。 王树增《长征》自2006年出版以来,十年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奖·优秀装帧设计奖、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图书大奖,总销量已超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