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其中,最大亮点是扫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这一期盼已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土地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主体,而这种刚性的土地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供应弹性不够等,同时也会导致土地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其中,最大亮点是扫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这一期盼已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土地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主体,而这种刚性的土地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供应弹性不够等,同时也会导致土地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其中,最大亮点是扫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这一期盼已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土地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主体,而这种刚性的土地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供应弹性不够等,同时也会导致土地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2018年是我国养老服务市场扩大开放年。继民政部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列为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后,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养老市场已达十万亿级,且缺口巨大,在加速对外开放背景下,或引来新一轮资本大角逐
天然气产业链应系统规划 受低温天气影响,我国天然气供应趋于紧张,凸显出我国天然气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看来,只有对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天然气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天然气紧缺的再次出现。 要加大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8日讯 早盘,钢铁股集体持续活跃,截至发稿,华菱钢铁涨停,首钢股份涨逾3%,三钢闽光(002110)、韶钢松山等涨逾2%,八一钢铁、方大特钢、新钢股份、柳钢股份等涨逾1%,其他多股也有不错的表现。 消息面上,世界钢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7月份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和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527亿吨,同比下降2.5%。具体国内数据来看,7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9340万吨,同比提高9.1%,1-7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5.96亿吨,同比提高3.3%
本报讯(记者赵莹莹)楼市库存紧张的现状和新盘市场的“日光”频出,提振了开发商入市的热情。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官方网站显示,上周末,8个商品房项目申领预售证,新增供应超2200套。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供需矛盾紧张加剧,以及成交量的持续上涨,是推动开发商密集推盘的原因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其中,最大亮点是扫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这一期盼已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土地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主体,而这种刚性的土地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供应弹性不够等,同时也会导致土地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其中,最大亮点是扫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这一期盼已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土地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主体,而这种刚性的土地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供应弹性不够等,同时也会导致土地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当前环球经济状况实可与黑洞相提并论,任何形式的经济泡沫都可演变为黑洞。近年来,实体经济哀鸿一片,在经济波动周期、人员薪酬成本、原材料加工成本上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特别是一些和制造业、建筑业相关的材料和生产性行业,因为前几年进行的大批量的产能扩张和市场需求的缩减,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加上各种成本的高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企业生存的唱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