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号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公布了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育种实验项目清单,吉县苹果种质位列航天育种材料之中。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31.5克吉县苹果种质作为112家单位1300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之一,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前往太空进行空间诱变育种试验
为铭记这一历史时刻,经中国航天官方权威机构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授权,特邀请中国航天玉雕第一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孟庆东大师,以神舟号返回舱与天和号核心舱为原型,全新创作“中国太空第一印”《中国印·天之印》。 《中国印·天之印》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印*》与《中国空间站建造系列任务**印*》组成,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之际,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携带升空,在中国中间站由航天员共同盖印见证! 《中国印·天之印》的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国载人航天30年辉煌成就的铭记,也是中华民族5000年飞天梦实现的标志,更是8000多年和田玉国玉文化的历史飞跃!它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首次带入太空,也将中华文明的传播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太空第一印”实至名归!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印*》搭载版 《中国印·天之印》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印*》与《中国空间站建造系列任务**印*》两印组成。
水都网讯(厉国福)为帮助学生了解太空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10月12日下午,市实验小学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现场直播。 直播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三位航天员相互配合,为学生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等现象,传播载人航天知识。 观看直播时,学生目不转睛,兴趣盎然,不断思考并提出诸如在空间站看到的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和地球上一样吗?会调头的扳手为什么那么神奇等问题,无不透露出学生对太空的向往、对宇宙的好奇与惊叹
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打包收拾 准备“回家”啦! #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打包收拾准备“回家”啦!#近日,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打包行李、强化体能,准备回家!央视新闻披露,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下周将开始进入返回准备阶段。 目前,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已经在空间站中工作生活了5个多月。按计划,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180天左右,如今已经进入了“回家”的倒计时
据中国南车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南车研制的500公里“试验动车组”23日在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下线。据悉,该车型仅作为技术验证使用,不会投入商业运营。 据中国南车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南车研制的500公里“试验动车组”23日在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下线
5月19日下午,女翼梳妆台最后一跳曝光,出现飞行姿态异常,急剧下降数百米。当天,女翼飞行员从直升机上跳下来,摄影师随后跳出来跟拍,经过19秒的平稳飞行,摄影师发现女翼飞行员的飞行轨迹与女翼飞行员明显偏离,飞行高度降低。两人迅速向天门山平台方向飞去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郭超凯 刘昶 李泓根)2月17日下午,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面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见面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的恢复情况及后续打算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中国网文昌7月24日讯(记者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带着我的愿望上天宫”搜集活动本年4月发动。网友给我国航天员写一封信,将有时机you航天员在空间站内拆阅并回复。<\/p> 活动发动以来,航天员们现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余封来信,其中有许多来自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