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
讨论下《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 》 本人近日读了人大张宇 孟捷 等诸位教师编著的一本书《高级政治经济学》,乍看书名,再看内容,感觉有点失望。不可否认,写书时距离现在已有几年时间,失望似乎再所难免,但是感觉仍有负于人大的招牌和书名。 名为《高级政治经济学》,(并非故意把后面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忽略,只是高级政治经济学几字对读者视觉冲击太大)然只是一个个的论文组成的文集,某些观点能在几年前就提出,有其理论研究的大胆与创新
试“玩”Netflix的互动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觉得有趣,电影长度约90分钟,观众做出不同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结果;电影剧情简单讲:“史戴分的游戏人生”,我们得帮他做出决定好让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喔,这样说也不对,如果我们都不做决定,节目本身也会自行选出发展的方向。 影片最有趣的设计是到某一段时,史戴分突然“意识”到有人正在控制他(观众),所以他出现反抗行为,违反我们给出的指令;乍看影片中的史戴分挣脱我们的掌控,但实际上他并未挣脱控制,或说,我们并不是这部影片真正的控制者,《黑镜》的幕后团队才是(观众以为自己可以“选择”结局,但结局不过是有限且经过设计的结果),史戴分(角色)看似发展出自由意志,其实依然受控于后端的“设计者”,史戴分只能存在萤幕中,永远逃不出掌控。 另外,由于史戴分在片中质疑自己的存在,将我们拉进了他的世界(参与剧情发展),之后一连串黑暗血腥恐怖情节发展,史戴分都可以怪罪在观众(控制者)身上(是“他们/观众”逼我做的!), 萤幕外的我反倒有一点愧咎感,想说我为什么要让他(史戴分)经历这一切(其中一个选项甚至可以弑父);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拥有掌控他人生死的权力时,一如 《口白人生》的艾玛汤普逊,我们还能若无其事地给出死亡指令嘛?又或者,正因为这只是一部电影一个游戏,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有愧咎感? 假如这一切不只是一场游戏,不只是一部互动式的电影呢?假如我们也只是活在Netflix世界里的一个“角色”呢? “所以这一切是为了娱乐某个人,某个在控制你的人,那么你为何没有进入更具娱乐性的情境?”心理医生
本文摘要:昨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原标题为中国的垃圾焚烧使其靠近生态未来。近年中国朝生态文明发展,中国污染 昨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原标题为中国的垃圾焚烧使其靠近生态未来。近年中国朝生态文明发展,中国污染问题是由重工业引发
联合 (union) 乍看和结构 (structure) 有点像,但联合内的属性共用同一块内存,故同一时间内仅能用联合内其中一种属性。联合主要用来表示同概念但不同资料类型的实体。 我们可以用 typedef 来简化联合的型别名称: 如果想节省命名空间的符号量,可改用以下方法来宣告: 这时候的联合是匿名联合 (anonymous union),故不占用命名空间
这次的组合是从杯子开始的,高脚小杯,是已经做了好一阵子的款式,大致相同的尺寸和各有差异的线条,想让桌上的风景多点趣味,然后才是酒壶;在拉胚机上顺着手,依著土,轻轻拉出曲线,选个顺眼的壶嘴接上;收紧的脖子展开的口缘,成为可以不费力轻松拿起的酒壶。 两组分别选了有温润如玉一般触感的蓝紫色,和带有橘色粉色结晶的雾面米白,清清淡淡。依照着自己的生活所需开始每个器皿,比起成为桌上的主角,更希望他们做好配角的角色,好好衬托,让生活更美好 像在山里看山的悠闲自在,在山外看山的简单可爱
国家的治理和企业的治理不是没有共通之处但这种简单的类比 往往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能越说越糊涂。企业管理属于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这个问题乍看很不容易回答但熟悉西方学术分工的人可能就会毫不迟疑地说:当然是私人领域。西方大学往往同时设有公共事务或政府管理学院(public administration)和商学院(business administration)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分割非常清楚
土耳其宣布新车税调涨至80-220% 成为全球汽车最高税的国家! 根据上周末土耳其颁布的总统令,土耳其对引擎排气量为1.6升的车辆特殊消费税已从60%提高至80%。据彭博社报导,排气量超过2000cc的车型税率从100%提升至130%,而豪华品牌汽车将从160%暴涨至220%。这些税率涨幅仅适用于进口车辆,在土耳其本地生产的车辆则不在此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前不久发布的公告, 8月30日起,中国央行正式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卫星通讯社北京8月30日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前不久发布的公告, 8月30日起,中国央行正式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一些市民摩拳擦掌,希望等今天银行网点一开门就能抢先换到新版人民币
香港刑案史上最残虐的谋杀之一。少女佳梅之死不是画下生命的句点,而是带出连串问号,是谁杀的?她为什么死?又为何要这样做?臧警探搔著一头白发登场了,要还原岂止少女破碎的肉身,随着身世逐步拼凑起的,是冷调的街头、各怀故事的人们,偏是答案才真正刺你一刀,有时存在只是尚未死去而已,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活着? 真实刑案改编,视觉重口味一刀未剪,乍看延续香港奇案片传统,实是探底现代生活意义,由电影结构乃至时空叙事全面翻新,现实冷酷到底竟生出一丝魔幻味儿。杜可风、廖庆松与杜笃之等众大师倾力加持
若干年前,秋冬之际,一日阳光灿烂,从我家窗台赫然发现附近国小出现金黄美景,似是一棵乔木。心想,这个季节并没有大树会开金黄色花朵啊,往年也没注意到校园里有这么一棵树木,那会是什么呢? 挨到了假日,前往一探究竟。 原来,它不在校园内,而位于校门对面一家快炒店前,由于树木高耸挺立,远看似与校内植物融为一体,让我误以为身在学校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