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
北京超维景生物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创始研发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北京大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和生理学等多学科背景专家组成,致力于自主高新技术的转化。 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取了自由行为小鼠大脑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清晰、稳定的动态图像。这项发明于被Nature Methods 评为“2018年度方法”,被国家科技部评为“2017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1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通过活小鼠实验证明,脑中的神经元也能改变“身份”,通过直接谱系重编程,一种已经分化了的神经元能被转化成另一种神经元。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表明脑细胞并非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不可改变的,这有可能改变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并对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产生重大影响。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1月20日《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可以吃。中医认为三七粉有补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并且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 长期服用三七粉具有改善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所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吃三七粉并无禁忌. 三七总皂苷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秦氏等研究了三七总皂苷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能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且能逆转仅有舒张功能不全的早期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已经发生的病理变化。 PNS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氯化钡和乌贼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三七二醇皂苷也有类似效应
本实验室依托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麦戈文脑研究所,主要以小鼠为模型,研究调节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形成与可塑性的分子机制。长期目标是解析环境因素调控脑发育与可塑性的关键分子与环路节点,并将其应用于孤独症等发育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近期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Neuroscience、Neuron等国际学术期刊
中国科研人员新研究为治疗青光眼、帕金森疾病等“探路” 中新网上海4月9日电 (郑莹莹)作为眼睛和大脑的唯一一座“桥梁”,视神经节细胞对外界的不良刺激非常敏感,视神经节细胞的死亡会导致永久性失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杨辉研究组,在相关基础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成功恢复了永久性视力损伤的成年模型小鼠的视力。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8日23时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重定向自克雷伯氏菌) 跳转到: 导航 搜刮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科的 1属。为短粗、无鞭毛、有荚膜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菌体大年夜小(0.3~1.5)×(0.6~6.0)微米,单个、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科的 1属
12月21日,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子未来)宣布获得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创投独家投资。 经纬创投合伙人左凌烨表示:“替代蛋白是一个改变人类蛋白质供给和生产方式的跨越,细胞培养肉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纬在行业非常初期的时候就坚定地看好,最近几年市场的发展速度也远超我们的想象
香港中文大学近日对外公布,中文大学医科生高浩在研究人脑神经网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或许有助于解决自闭症与帕金森疑难杂症。 今年二十七岁的中大医学院三年级学生高浩,2005年凭借优异成绩入读中大医学院,接受两年医学临床训练,并在2008年暂时中断了医科学习,到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主修脑神经科学。留英期间,高浩与团队找来不同年纪的活老鼠,测试他们的视觉反应,发现刚出生小鼠,在睁眼观看世界,接收外界讯息后,其脑部神经渐渐会组成成熟的网络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全球常见的癌症,但因为癌干细胞造成化学治疗抗药性与放射线抗性,致使疗效不佳;组蛋白去甲基酶JARID1B已被证实与癌干细胞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探讨JARID1B在头颈癌致病机转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研究鱼针草内酯可能做为JARID1B抑制剂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我们使用临床病人的检体,证实JARID1B过度表现是头颈癌病人治疗的独立预后因子,并利用各种头颈癌细胞株,证实抑制JARID1B的表现,可同时抑制癌细胞的移行与侵袭、抑制肿瘤球状体形成、抑制癌干细胞等相关能力,并可增强放射治疗的抗癌效果
科学家刺激小鼠产生了幻觉,这意味着什么? 科学家们瞄准了老鼠特定的神经元操作了一番,小鼠就被骗了,产生了幻象。无疑,这项研究具有一些令人兴奋的潜在医学应用价值,但可能会构造出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在那里你无法分辨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的是真是假。 传统的光遗传学的实验中,通常要让脑细胞产生光敏感蛋白质,再用光脉冲加以刺激这些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