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
2011年1月25日下午,阳澄湖畔。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全国各地一百多名会员企业济济一堂,热闹不已。杭州王氏水产也受邀参加本次活动
江苏省昆山市鹿青织带有限企业(原昆山市巴城织带厂),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位于著名的江南水乡,阳澄湖“大闸蟹”产地,巴城镇民营经济区内,环境优美,交通方便。 鹿青企业厂区占地5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30余人,为国内同类行业中设备较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生产企业之一。 鹿青企业专业生产各类电脑提字提花[URL]非性织带、电脑提字提花松紧带、电脑提字提花嵌条圆绳、印花织带、反光织带、防滑嵌条、纬编织带、夹丝松紧带、彩条毛面松紧带、装饰彩条织带、针织带及纽扣调节带、PP丙纶织带、编织松紧带、全棉织带、编织带、扁带、编织带松紧绳、编织带圆绳、尼龙线、涤纶、高强线、缝纫线,等产品达200多种,并均以“鹿青”为注册商标,规格齐全,质量上乘,[URL]深得用户的欢迎与信赖
4月16日下午,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对区内4家区级挂牌督办隐患单位进行了现场督查,随后召开了度假区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在区级挂牌督办隐患单位现场,督查人员指出,要充分认识“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贯彻“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各自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强化隐患整改监管,本着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隐患整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度假区消防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了4月16日上午召开的苏州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报了4·15常熟火灾情况,并就度假区当前消防安全工作重点作了部署
据苏州市政府6日消息,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21日在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举行。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个头和产量均有望超过去年。 阳澄湖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大闸蟹产地,有诗云:“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大闸蟹是很好吃的一道美味,尤其是澄阳湖大闸蟹是更加好吃,那么大闸蟹该怎样吃呢?海鲜礼品券的小编来告诉对大家大闸蟹的三种吃法。 大闸蟹最经典的三种吃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是最好的吃法。挑选个大、肢体全、活力强的阳澄湖大闸蟹,放在清水里洗净,用绳或草把大闸蟹的两个夹子和八条腿扎紧成团状,入锅隔水蒸熟
8月6日是王氏的好日子,王氏阳澄湖大闸蟹在杭州、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全国多地的连锁门店迎来了统一开张的大日子。王氏在舟山阳澄湖大闸蟹专卖门店也随着阵阵熟悉的锣鼓声拉开2014年的抢鲜品蟹序幕。 开业当天王志强透露,在过去的一年,他都在忙于选址、装修以及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8月3日,华顿经济研究院与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谋苏州高铁新城发展大计。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执行主席沈晗耀率队访问苏州,与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苏学庆等会谈,并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苏州高铁新城依托京沪高铁苏州北站,规划面积近30平方公里,该地濒临阳澄湖,生态环境上佳,可画出最美的图画
眼下正是大眼幼体蟹种投放养殖时节,记者从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了解到,今年我市大闸蟹家族又添两位新成员,分别是“阳澄湖1号”大眼幼体和“江海21号”大眼幼体。未来两年,他们将和老成员“长江1号”进行一场综合素质比拼,从而遴选出最优质的蟹种,助力我市大闸蟹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大闸蟹养殖是我市水产养殖的“重头戏”,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7月30日,2022苏州国际手工艺术季“相遇·匠心·传承”国际手工艺发展论坛在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畔开幕。 本届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指导,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苏州新时代文化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苏州市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人民政府、苏州市相城文商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本届论坛以“相遇·匠心·传承”为主题,聚焦工艺美术在新时代迎来的发展机遇,是一场国内外文化界人士近距离沟通交流的盛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我市“长江十年禁渔”群防建设,2月28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阳澄湖莲花岛大码头举行“长江十年禁渔”阳澄湖网围养殖户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支队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相关科室(大队)负责同志,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相城区水警大队、沿湖乡镇分管负责同志等50余人出席活动。 支队分管负责同志做动员讲话,要求通过“完善工作方案,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大力推进长江禁捕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制度化和常态化,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在阳澄湖禁捕工作开展中干出势头、干出成效,打通阳澄湖禁捕政策宣传和监督巡查“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