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81
国家对于建筑使用抗震支架的地方有着明确的要求: 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下列管线系统需要进行抗震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 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 机电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
① 管道吊挂支架的水平安装平均间距为2000mm,并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相应的固定支架。(删除了滑动支座等,同时要求在管道有接入、接出和拐弯时应增设一处支、吊架。) ② 管道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道热涨冷缩产生的位移,对于温差变形较大的管道,产品供应商应提供专用滑动(滚动)支架和固定支架
机电抗震支架成型设备是根据市场需求应市而生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机电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
[导读]:抗震支架在《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就列明了应采取的措施、技术,则定义为抗震支撑系统,以荷载力学为基础,将管道、风道、电缆桥架等机电设施牢固连接于已做抗震设计的建筑体,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也就是抗震支架。▶ 语音朗读; 本文8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是201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的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器、燃气与消防等系统的管道抗震支撑系统
[慧聪机械工业网]今年1~5月,全国机械工业经营效益情况良好,机械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高位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及税金总额等利好指标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同比增长水平,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创历史新高。机械工业企业亏损面及亏损企业亏损额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机械工业累计进出口由逆差转为顺差
作者:李成才发布时间2019-11-27人气:81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在此之前所有的建筑物基本没考虑机电抗震的设计,由此中国的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就有了国家标准,从而提高了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在此之前所有的建筑物基本没考虑机电抗震的设计,由此中国的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就有了国家标准,从而提高了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