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
2020年12月5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红外自由电子激光能源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号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国家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以及来自研究中心相关领导、中心成员,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项目建设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领导、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仪式。仪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封东来教授主持
桃园市杨梅区公所推动社区总体营造不遗余力,本次桃园市杨梅区公所人文课以“大三元休闲-土牛沟”秘境游记为社区营造主题,由三湖、上湖、员本里为起点,开启热爱这片土地的居民们发自内心热情回响,让居民均能认同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全面性动起来,从认识到爱护、守护这片家园,将在地文化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创造更舒适美好的生活。 由于桃园市杨梅区的三湖、上湖、员本里拥有广大农田视野辽阔的特色,为使在地文化资产再活化,如传统三合院、土地公、三元宫轻旅游指南或导览,可以让游客留下驻足带动地方繁荣,杨梅区公所人文课于2018年8月22日邀请新阳平社区大学周金水老师、中国科技大学观光与休闲事业管理师生进行实际走访土牛沟及周边景观,并由周老师针对土牛沟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农特产、自然环境保护进行讲解说明;另于2018年8月22日邀请中国科大观管系罗旭壮主任进行培训导览解说员能力课程讲座,本计划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业指导,结合地方耆老与青年学子共同开发文创实作,并鼓励社区民众的向心力与参与力,共同建立社区发展愿景,除了建立社区发展的影像脉络,更能再次深化地方上的价值,进而打造成社区特色。桃园市杨梅区公所推动“三湖社区-土牛沟”秘境游记社造计划
据中国科大官网消息,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受自然界蜘蛛网同时具有高强度和弹性的启发,巧妙通过模板法构筑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纳米纤维网络结构的硬碳气凝胶。该系列气凝胶具有超弹性、抗疲劳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研究论文近期发表在《先进材料》上并被选为被封底论文
2007年10月25日,新创基金开通新浪博客。据了解,这是一流大学校友基金首次在新浪开通博客。 新创基金是中国第一个独立于大学的校友基金,将以专业团队,通过可操作途径筹集校友基金
刚刚过去的一年,合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为主抓手,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坚持合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积极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向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目标奋力前行,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在合肥转化,成为推动合肥经济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拥有全超导托卡马克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如何让这些大科学装置在前沿研究中与产业结合并取得丰硕成果,合肥搭建了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创新主平台。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科新天地(合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依托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
想、教育实践、爱国主义情怀和高贵品德。 时 间:2015年10月28日(周三) 下午2:30 张瑜,男,1941年生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共党员,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主要研究气体动力学及管理科学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朱晓波和彭承志等组成的超导量子实验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等理论小组,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随机行走的研究中。 据介绍,该工作将对未来多体物理现象的模拟以及利用量子随机行走进行通用量子计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
近日,中国科大、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合肥签署在先进核聚变能源研究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的协议。三方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核聚变理论、装置实验、聚变堆总体、聚变堆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同时将酝酿成立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内容的先进核聚变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摘要:(抗击新冠肺炎)中国科大为2500余名大学生寄送教材 部分湖北同学已接到 中新网合肥3月1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得知,该校已是2500余名大学生寄送教材,目前有将近800名同学早已接到教材,湖北疫情地区的同学也开始相继接到教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校外人员无法进校,所以该校教材科的老师们分担了主要的包发货工作。 从3月3日起,倒数一周,老师们都在老图书馆一楼书库包教材
该近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审稿人高度评价它“是一个杰出的成就”,“打破了BB84协议下单光子源的传输终极极限”。 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为分隔两地的用户提供无条件安全的共享密钥。从1984年第一个量子密钥分发协议(BB84协议)提出后,增加安全通信距离、提高安全成码率和提高现实系统的安全性是开发实用性量子密钥分发最重要的三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