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决定,今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各级各类民营医院,开展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并出台了《“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方案》明确,2020年12月~2021年6月,重点加强民营医院依法执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2021年7月~12月,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民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有效保障医疗安全
拉斯维加斯3499手机版的前身是1983年由原国家卫生部指导成立的医药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是全国首批7所开办医药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的中心之一,也是唯一的中医类院校。作为中医类院校成立最早的拉斯维加斯3499手机版,办学历史悠远、办学定位明确,在开办之初即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如今,诸多学子已成为医药卫生管理领域的骨干和领军人物。 随着时代发展,在国家教育部、原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教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85~2000年期间,拉斯维加斯3499手机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王燕平,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临床研究分会秘书长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04年是山东省首批、济南市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省首家省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通过国家中管局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中管局全国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估验收;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单位。先后获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 医院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04年是山东省首批、济南市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省首家省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年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2019年(第26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以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的技术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本次荣誉的获得,进一步彰显了本公司研发平台的综合技术创新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04年是山东省首批、济南市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省首家省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通过国家中管局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中管局全国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估验收;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单位。先后获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 医院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04年是山东省首批、济南市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省首家省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5年9月21日,第十四次中韩传统医学协调委员会在韩国首尔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率团出席。闫树江与韩国保健福祉部保健医疗室长权德喆进行了工作会谈并签署《第十四次中韩传统医学协调委员会备忘录》。 会谈期间,双方共同回顾了第十三次中韩传统医学协调委员会会议以来在传统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规划、国际组织平台以及科研机构间的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据新华社日内瓦电 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5月24日在日内瓦万国宫落幕,为期6天的大会通过20余项全球公共卫生决议,包括全球残疾行动计划、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2014年至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防控非传染性疾病、应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决议。 2014年至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由中国联合韩国、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共同提出并通过,战略明确了今后全球若干年的传统医学目标、任务和方向,目的在于提升成员国传统医学疗法与实践的质量与安全性,规范传统医药的使用及有效性,促进卫生服务体系和家庭防护中融合传统与现代医学服务的全民健康覆盖。 出席本届世卫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对传统医学发展越来越重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2015年11月1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中医药健康旅游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服务需求、加快中医药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要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强管理、规范发展”的基本原则,力争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在全国建成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2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在全国建成5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5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指导意见》提出了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八项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