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基础疾病较多,感染新冠肺炎后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注老年人出现症状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感染后需要注意什么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权威专家进行专业解答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家属要知道老人的基本心率,基本血压,基本体温,基本呼吸频率如果有条件,还应该了解老年人的基础外周血氧饱和度,尤其是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一旦感染,就要观察这些基础数据的变化,以及老人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排便,饮食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情况应考虑就医:一是症状持续或加重,如持续甚至加重发热二是出现新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突然出现肢体特别是单侧肢体无力,或不能进食,恶心呕吐,嗜睡,认知障碍,定向障碍等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三是老年人基础疾病加重,如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和老年COPD或哮喘对于基础疾病不稳定的老年人,以及80岁以上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 问:对于语言能力有限的老人,护理人员如何在第一时间识别其不适症状。 答:护士应该知道新冠肺炎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如发烧,头痛,全身酸痛,寒战,以及局部症状,如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咳痰,打喷嚏,甚至失去味觉和嗅觉老年人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其发病可能具有隐蔽性,如精神状态差,意识差,乏力,不愿进食等有些老年人稳定性下降,比如走路正常,但是最近走路有点摇摇晃晃这些可能都是感染的线索当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监测其体温,及早发现体温升高此外,不明原因的心率或呼吸频率增加也可能是感染的信号 问:老年人感染后生活,服药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使用退烧药要慎重体温越高,年龄越大,在使用退烧药时就越应谨慎,以免老年人使用退烧药后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甚至低血压发烧要慢慢降,可以通过物理手段降应用退烧药时,避免多种药物合用可以选择一种中成药,不要同时使用多种功能相同的中成药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尤其是在发热期间使用退烧药时,如果血压已经低于正常水平,可能需要减少甚至停用降压药,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按常规剂量使用老年人感染后可能吃得很少,因此在使用降糖药预防低血糖时,有必要监测血糖的变化
医生经常告诉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慢慢起床,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个密切相关的医学术语-直立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简单地说,当一个人躺着或坐着或蹲着,然后突然站起来,收缩压在3分钟内下降≥20毫微克,舒张压下降≥10毫微克,他感到头晕或晕厥。 这是因为当身体姿势在重力的影响下突然变为直立姿势时,大量的血液流向下肢和腹腔,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突然下降以及一系列威胁健康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发生在站立几秒钟内
脂肪肝是生活中常见的肝病之一。近年,脂肪肝的患病率逐步上升,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不少20岁出头的小年轻,都患上了或轻或重的脂肪肝。就是人们一些生活上的疏忽和误区,才造成了脂肪肝的患病率上升,脂肪肝能献血吗?一般来说脂肪肝是没有鲜血限制的,肝功能正常就可以献血
你了解急性胃炎么? 急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急性炎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病变是可逆的,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单纯性胃炎
煤气的毒性来自一氧化碳。人在含有0.1%(体积)一氧化碳的环境中呆1小时左右,就有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中毒现象。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体积)时,人体吸入2-3分钟便失去知觉,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煤气中毒
(中央社记者张茗喧台北17日电)疾管署今天宣布将放宽公费流感疫苗施打对象,10月起170万名国、高中生以及产后6个月内妇女、未满50岁高风险慢性病患、50至64岁成人以及BMI值高于30者等都可施打。 疾管署表示,流感自每年10月起逐渐升温,但过去受限经费,仅开放65岁以上老人、6个月以上至国小6年级学童、医事及卫生防疫人员、50至64岁具高风险慢性病患以及重大伤病患者及孕妇等免费接种。 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上午邀集台大医学院院长张上淳及台大医院儿童感染科主治医师李秉颖开会,会后决议,自今年10月1日、下个流感季起,将扩大疫苗接种对象,预计将再争取约新台币6、7亿元预算,总剂量约615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