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马帅莎 杨欣)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7日消息,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已于北京时间7月17日10时59分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于2021年9月20日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约6吨补给物资。目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状态良好,后续将在地面控制下择机再入大气层
吊钩组是一种取物装置,取物装置对起重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搬运措施,它能安全和******辅助起重机进行作业,并具有节省时间,降低成本、结构简单、质量轻盈等特点。根据搬运物品的形状的区别,取物装置可分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的取物装置有吊钩、吊环
2022年1月21日,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巨力索具全程保障转运过程中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之后,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将在发射场完成总装和测试工作。 2021年8月20日14时33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巨力索具出舱保护绳索全程保障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空间站阶段第二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郭超凯 刘昶 李泓根)2月17日下午,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面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见面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了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的恢复情况及后续打算
【侨报网综合讯】因技术原因,原本计划于北京时间20日凌晨升空的中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推迟实施。 16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日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因技术原因推迟实施,发射时间另行确定
新华社酒泉12月4日电(记者黄明、李国利、张汨汨)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简要描述:WRNK-104铠装K型手持式热电偶是我公司研制专为金属溶液的测温需要、减轻用户使用成本及使用方便;我公司引进;将测温传导材料,采用两层的特种耐热、耐腐蚀镍铬合金保护管,经拉制和缩管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坚实组合体。 WRNK-104铠装K型手持式热电偶是我公司研制专为金属溶液的测温需要、减轻用户使用成本及使用方便;我公司引进;将测温传导材料,采用两层的特种耐热、耐腐蚀镍铬合金保护管,经拉制和缩管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坚实组合体。 WRNK-104铠装K型手持式热电偶为手持式结构,枪体和探头可随意拆卸,长期使用只需要更换探头
中国网文昌7月24日讯(记者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消息, 3月10日下午3点左右,在北京云岗,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进行了今年的首次试车。启动运行520秒后,发动机正常关机,试车圆满成功。 据悉,这是这台发动机成功进行的第二次长程试车,进一步验证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