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市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唐山市科协)是全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唐山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全市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唐山市科协的宗旨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 唐山市科协的主要任务是: 一、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
3月7日,副市长杨红忠带队进行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选址实地调研,先后参观和考察了现有科技馆、运动公园、黄河公园西地块、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对建设全省一流、地区优先、技术领先、特色鲜明的科技馆作出工作部署。 市科技馆新馆建设是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战略谋划的重大民生公益项目,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全民科普宣传及科学素质提高提供坚强的科普基础设施保障。 杨红忠强调,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科技馆需要精准把握选址、资金、运营等核心要素,积极探索“政府+国资”合作运营模式
3月15日,吴忠市隆重举办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仪式。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苏慧娟出席活动并讲话。市人大副主任马银静、市政协副主席曹玉华、宁夏科技馆馆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刘玉杰、市科协主席范萍、市教育局局长王守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永福以及五县(市、区)分管领导参加了活动
本报讯(记者苗家生)为了解和掌握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概况,沈阳市政府决定从11月1日起在全市进行“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抽样调查”,将就有关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在全市13个区、县(市)中抽样调查3000人。 由沈阳市政府组织的这次地区性科学素养水平抽样调查,内容主要有: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程度、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对我国和沈阳市科技发展的态度、对神秘现象的看法等五大方面。调查范围为沈阳市13个区、县(市)680余万名市民中的18-69岁的常住成年人,抽样量为3000名,是该市总人口的2266分之一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玉兵表示
2月25日,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光机电产业发展,市委书记王震专程赴清华大学拜会中科院院士范守善,并围绕组织院士专家晋城行、筹办半导体产业大会等事宜进行工作会谈。 会谈中,王震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范守善院士长期以来为家乡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指出,近年来,晋城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潜能不断释放,转型步伐更加坚实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并存,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沈阳市现有幼儿园755所,小学1247所,中学362所,在校学生82.1万人。现有职业初、高中89所,在校生5.5万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六盘水市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因工作需要,结合六盘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实际,经研究,决定面向全国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六盘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六盘水市政务域名管理处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具体岗位信息详见《六盘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人才引进需求表》
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基础设施,延吉市科技馆将切实发挥科技展览、科技培训、科技实验三大功能,吸引更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科技馆,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科普教育,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科技创新型后备人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人体生命科普馆设计思路:场馆按照“科普性、知识性、开放性、趣味性”的建设原则,围绕“生命起源、人体奥秘、疾病常识、健康生活”四个主题建设设计,旨在普及人体生命科学知识,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升学员自助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作为卫生士官学员“开学第一课”和辅助专业学习的平台,主要用于学员自主学习和校际参观展示交流
继续《聚焦地方两会》,一起来关注正在进行的南京、无锡和宿迁两会。 【南京: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示范引领】 2022年,南京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左右。2023年,南京将通过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