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
我校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参加中国首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师资培训履约班” 2016年11月7日至1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指导的我国境内首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在上海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干部岳青出席了培训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与文化部依托高校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相结合,学员为57所研培高校的代表,我校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研培计划的高校参加了此次培训
各位考生: 北京市:三门专业总成绩不低于470分,共计99人; 其他省:三门专业总成绩不低于510分,共计555人。 其他省:三门专业总成绩不低于537.5分,共计168人。 查询2020年美术学院本科专业考试成绩,请点击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网上报名——中国(境内)学生”栏,输入本人网上报名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后选择 “美术学院”,点击“成绩查询”即可查询本人专业成绩
2016年7月8日,“不可避免”旅德艺术李衡个展在北京侨福芳草地画廊开幕,展览源于李衡2013年十月完成的一幅作品,同时与他的一场事故和遭遇有关。展览以“不可避免” 为名,重新叙述了命运与艺术之间的遭遇,探讨了这种深刻的偶然性是如何以内在的方式影响了艺术家的思考,并强化了李衡绘画的精神性与命运感。作为李衡在国内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将呈现其近年的代表作以及最新的实验动态
纵观历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布衣,男人们各自施展浑身解数,皆成一时风尚,打造出争奇斗艳的男装世界。 很多人听到时装就会想起天桥上的女模特儿,《中国男装》则是讲中国男装的。中国男人原来比我们想象的更爱美
本次展览是美术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联合雅昌网和青岛设计师联盟共同举办的网上云展览,共展出水彩、油画、国画、版画、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装饰雕塑、平面设计、数码媒体和纺装设计等10个方向237名应届毕业生近600余件(套)作品。在全面展示美术学院近年来的教学成果的同时,也期望为青岛时尚城市建设贡献微薄的力量,在这些作品中反映出同学们用色彩、笔墨、设计去讴歌抗疫中的感动、担当、奉献、无畏和温暖,也传达出传统特色专业水彩画在青岛的百年历史积淀和青岛欧陆文化交融的开放氛围,诠释了“尊重传统、跨域融合、开放时尚、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
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是苏联著名雕塑家阿尼库申的学生。回国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雕塑系第四工作室主任、教授
旅美画家。原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并担任油画系副主任职务。1984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宾州美术学院,1988年赴欧洲研学和继续在宾州美院研修
本次展览将展出18位列宾美术学院师生的超过80件作品,涵盖油画、素描、水彩、水墨等不同类型,分为“传承经典”、“弘扬经典”、“大师风采”三部分进行展出,部分作品为第一次亮相。 展览主题为“纵横经典”,意在以时间为纵,师承关系为横,展示梅尔尼科夫美术馆收藏的亿梅尔尼科夫为代表的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呈现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20世纪美术史的影响。 18位艺术家包括梅尔尼科夫、奥列什尼科夫、法明、贝斯特洛夫、卡留塔、别尔谢涅奥夫、斯·奥夫相尼科夫、列宾、布洛维科、古里果夫、舍甫丘克、巴扎诺夫、安·奥夫相尼科夫、达楚克、卡尔达晓夫、丹切夫、狄先科、塔拉索夫
2018年8月16日,优画网与上海美术学院老教授协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圆满落下帷幕。9月14日,签约仪式现场,由上海美术学院老教授协会的成员们及外聘画师们创作的书画作品已正式装裱完毕,并运抵优画网。这些珍贵的作品凝结了艺术家们的灵感和他们对双方合作的祝福
斯文·埃里克森的作品题材多样:肖像、风景、室内装饰、花卉、海港风光等。他是瑞典最重要的现代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大多数瑞典博物馆都有展出。 斯文·埃里克森1899年出生在瑞典南部的一个商人家庭,14岁时开始以学徒的身份接受艺术培训,后来又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美术学院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