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雅风
摘要: 从考古孢粉学角度根据赤峰七锅山剖面孢粉分析结合赤峰地
摘要: 从考古孢粉学角度根据赤峰七锅山剖面孢粉分析结合赤峰地区古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探讨了赤峰地区8 000 aB.P.以来的先人生活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演变的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8 400~6 200 aB.P.为温暖湿润的草原气候先人既狩猎捕鱼也种植作物和放牧;6 200~4 000 aB.P.随着森林的破坏环境逐渐恶劣农业水平下降;4 000~2 500 aB.P.植被以草原为主气候温干先人以旱作农业为主;2 500 aB.P.至现在植被为典型的蒿草草原气候温和偏干农业和畜牧业相对发展人类活动加剧。 Q944.571 [12] 崔海亭孔昭宸. 内蒙古东中部地区全新世高温期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施雅风孔昭宸编.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76~79.
2009年5月,适逢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90寿辰与中科院寒区旱
2009年5月,适逢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90寿辰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成立50周年庆典,我和资深编辑李志华老师赶赴兰州。晚上,我们见到了兰州大学的伍光和教授。 最初接触到伍光和这个名字,是在一部叫《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地理教材上
摘要: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于
摘要: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于1993年4月29日至5月6日在四川成都市召开了“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施雅风、孙鸿烈、李吉均、张新时、陈俊勇以及100多名长期从事高原研究的科学家出席了研讨会。科学家们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就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的关系青藏高原特提斯的兴衰、岩石圈结构演化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青藏高原古环境和全球变化的关系青藏高原现代环境变化特点演化趋势和对人类影响等许多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有必要将本次研讨会的论文整理出版以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