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区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自2020年3月30日起分批次、错峰开学。其中,高三年级、初三年级3月30日开学;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教学校、幼儿园,下同)其他学段、年级做好4月7日开学准备,具体开学工作经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高校以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具体开学时间经批准后由学校发布。 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的要求,具备条件的地方和高校分期分批有序开学
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规划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规划局: 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共同编制的《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审查,并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同意,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13-62-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4、4.1.6、4.1.11、4.2.1、4.2.2、4.2.3、4.2.5、4.3.2、4.3.3、4.3.4、4.3.5、4.4.2、4.4.3、4.4.4、4.4.5、6.0.2、6.0.6、6.0.7、7.0.3、8.0.12、9.0.9等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闽建科〔2014〕30号批准发布文和原《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同时废止
抱团打假江苏成立打假保优协作网严打假冒伪劣傍名牌【消息】 交汇点讯 今年是江苏“全省工商品牌建设年”。助力“品牌强省”战略,为知名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4日,江苏省重点保护企业打假保优协作网正式成立。全省13个设区市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首批加入协作网的130家知名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加入统一微信平台
(一)全省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的考场原则上设在各设区市的大、中专院校或高考定点学校。考生较多的市,可以在所辖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无纸化考试条件的县(市、区)设若干分考点并报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会计考办)备案。分考点所在地财政局应积极配合协助市财政局会计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针对目前超期救灾物资轮换处置规定不明确,操作难度大的现状,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本着节约高效、合理利用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超期救灾物资轮换处置新路子,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深入调研,摸清家底。组织有关人员对自治区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以来的各类物资进行盘点,对超期储存物资分类统计,并邀请有关专家逐一鉴定
11月23日,由安徽省气象局组织编制的《安徽省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对全省雷电易发区域进行划分,并按照雷电易发区域等级提出相应的灾害 11月23日,由安徽省气象局组织编制的《安徽省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对全省雷电易发区域进行划分,并按照雷电易发区域等级提出相应的灾害防御指南。合肥处于一般易发区与中等易发区。 《报告》根据我省闪电定位监测资料,利用自然断点法,按照雷击易发程度把全省16个设区市的雷电易发区域划分为高、中等、一般等3级
功能介绍 西南地区最有用的新媒体,我们只负责提供三样:信息、情怀、卖个萌。你想看的不想看的,全在这里了。关注了就表走,你敢取关,我就……打你! 9月20日新津县政府第23次常委会上通过了“新津撤县设区”的议题,下一步,将报请成都市政府同意撤销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并由成都市政府转报省政府、国务院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了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做好我市2022-2026年立法规划项目的征集、编制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地方立法建议项目。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对象:全市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均可以提出立法建议项目
福建住建厅:一级建造师考后审核材料无需加盖单位公章! 近日,因2022年一建成绩延期公布,有考生询问福建省住建厅“一建考后资格审查资料是否需要加盖单位公章”的相关问题。现官方回复如下:不需要加盖单位公章。 因此,福建考生无需担心从原单位离职后会对一建考后资格审核造成影响
3月3日,全省技能人才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市召开,省人社厅顾潮副厅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同志、各设区市人社局和省重点技师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会。会议介绍了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背景情况并进行了培训和评价平台现场演示交流,顾潮副厅长对全省技能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部署。 会上,徐州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苗斌同志作交流发言,发言围绕推进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抓实培训赋能促就业,助推产业转型提效能”为主题,重点从构建培训赋能促就业体系、提升培训赋能促就业效能、建强培训赋能促就业平台三个方面介绍了徐州市人社局在构建培训政策体系、实施阶梯性培训补贴标准、优化职业技能竞赛梯队、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建设和助推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