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
本文摘要:讯8月25日16时,北京青年国际交流理事长(下称青促会)理事会成员一行造访新东方,就如何培育和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化青年人才展开座谈交流。北京青年国际交流理事长会员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猛到访新东方。 讯8月25日16时,北京青年国际交流理事长(下称青促会)理事会成员一行造访新东方,就如何培育和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化青年人才展开座谈交流
三月之初,春风徐来,生机勃发,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华东能源监管局工会组织开展了以“春意盎然花香书香竞芬芳”为主题的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 近日,在局机关党员活动室女职工们齐集一堂,分享选花裁剪、颜色搭配、花叶造型等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在感染熏陶沉浸中,精心完成各自的插花作品,主动培树修身律己、精益求精的能源监管女干部形象。 3月8日上午,在坐落于“海派文化之源”的上海徐家汇核心区域——徐家汇书院和徐家汇藏书楼,女职工们穿行于百年建筑空间之中,在古典与现代美学感官的碰撞下,在文学、绘画、建筑等不同形式的语言中,感受艺术的冲突与张力下,审视西学东渐沪上中西文化交流肇始之源,结合查阅上世纪20年代上海英文年鉴以及《近代上海英文文献选编》等历史文献材料,在对比上世纪30年代与当下上海的发电、输配电设施以及电价情况的过程中,更为深切体悟能源行业产业和上海市城市新时代发展成就,在悦读、乐学的氛围中,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机关女干部队伍
现代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点。它不仅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而且又有“场”的概念和“点”的连接;不仅是先人哲理的结晶,也具备现代短、平、快的特点,因而目前风靡于全球。自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把五子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特别是首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后,五子棋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本书当中收录的是史景迁最有代表性的论文,反映了他尽可能精确、公正和透彻地思考中国的努力。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中西文化交流、儒家理论和国家权力、中国的社会历史、革命中国,以及恩师的介绍。书名叫做《中国纵横》,部分源自作者对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敬意,因为他喜欢“纵横”这个词语,它寓意着曲折而不失目的性,还寓意着以某种逻辑来厘清“辐辏并进”之脉络的努力
本书旨在从方法论维度入手,对西方诠释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本土诠释传统进行个案分析,在一种中西对话的视野中展开诠释学方法论的应用性研究,剖析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积累的诠释学问题,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探寻建设性的解题思路。 上篇从方法论的维度考察和批判西方诠释学理论,为中西文化对话搭建必要的理论平台。中篇对中国本土诠释传统及其及其现代重构做个案考察与诠释,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诠释学”的创立做出必要的理论铺垫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港媒称,江西南昌的汉代海昏侯墓考古近日取得新进展。考古学家除在墓园五号墓中找到一枚“刘充国印”,结合此前在刘贺墓中出土的木牍与《汉书》等文献记载,推测五号墓的墓主极可能是刘贺的长子刘充国,此外还在墓内寻获逾百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珮、玉剑彘等两千多年的精美玉器重现世间。 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1月31日报道,五号墓位于墓园北部,在海昏侯刘贺墓的正北方
1956年7月生,江苏南京人,汉族。现就职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1977年3月至1980年3月 就读于南京大学外文系,1980年4月至1982年8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任助教,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5 年10月至1990年7月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1990年9月至1991年3月在德国卡塞尔大学交流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后,1991年3月至 1994年3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任讲师、副教授,1994年4月至 1995年10月在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任副教授,1995年11月至1997年10月在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哲学系客座研究,1997年10月至 1998年3月在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任副教授,1998年4月至2001年12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博导,2002年1月至今在中山大学 哲学系任教授、博导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著,漓江出版社2012年再版,89页。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因为它很短,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说这书好:1.本书是朱光潜在国外时给国内中学生朋友们以长辈、过来人的身份写的12封信的汇总,对中学生们的阅读、运动、内心修养、社会活动参与、恋爱、学校与课程选择、、写作、理智与感性、取舍、质与量、人生观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与指导,作为贯通中西文化的先辈、美学、哲学、教育学研究的大家(之前多次引用过朱光潜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哪怕迄今仍然非常有意义;2. 作者本人是写文章高手,著作等身,行文非常优美,中外著名诗歌信手拈来,读起来朗朗上口,不少片段让人忍俊不禁
2022年12月3-4日,由南开大学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画传承基地及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承办的南开大学首届艺术与美学论坛“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艺术”以线上方式进行,我院苏梦熙副教授受邀参加分论坛“中、西艺术及其交流互动”的讨论,以《从概念到体验、从体验到语言:禅宗美学与战后美国艺术的发展路向》为题进行精彩报告。 报告指出以中国宋代看话禅为基础的禅宗美学对战后美国艺术界及美学界产生了激化作用,使得美国当代艺术从欧洲现代派的抽象精神中独立出来,重新探索一条新的实践道路。从战后西方所遭遇的审美失语时刻出发,分析西方美学的二元论本位思想及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战后美国文化审美逻辑的改变,从而指出禅宗美学思想进入西方艺术界的必然性
为提高广大学生文学欣赏水平,提升中西文化交流的能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习氛围,5月份,外国语beat365、法beat365、beat3653个beat365共同组织举办了“英文诗歌翻译大赛”,比赛结果于6月2日正式揭晓。 本次大赛,组办方提供了莎士比亚、叶芝、济慈、拜伦、白朗宁夫人、庞德、威廉•布莱克、狄金森、弗罗斯特、惠特曼等众多英美名家的代表作,作为翻译选题。外国语beat365、法beat365、beat3653个beat365共计40多名诗歌爱好者提供了50多份翻译作品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