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
呼和浩特市发布脱贫攻坚“大数据” 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截至2019年末,呼和浩特市脱贫攻坚已经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两不愁三保障”硬性指标圆满完成,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发生。 23日,呼和浩特市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呼和浩特市在饮水安全、教育、住房安全、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脱贫攻坚成果。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副局长云魁伟介绍,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累计建成运行集中式供水工程1501处,分散供水工程村400多个,覆盖了全部农村人口,对涉及贫困人口的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全部进行了饮水安全鉴定,实现了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目标
为坚决贯彻落实“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扶贫政策,经开区行政审批与审计局采取“以购代捐”“定点采购”的消费扶贫方式,持续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培养造血能力,持续稳定增收,不断提升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局定点帮扶脱贫村—拱桥村集体养殖的土鸡、种植的水果,贫困群众养殖的土鸡、土鸭和时蔬严重滞销,村委会及时向我局发送滞销的农副产品信息,我局急群众所急,积极动员单位内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定点采购各种农副产品,促进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益
按照省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抓好当前有关工作专项督导的部署安排,6月27日至30日,能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夏公海率集团扶贫工作组,前往凉山州普格县参加了由省烟草专卖局、省卫计委、神华四川能源公司、省能投集团、四川师范大学、解放军452医院联合开展的对口扶贫普格县专项督导工作。 按照督导组的统一安排,能投集团扶贫工作组奔赴特补乡胜利村开展专项督导工作。夏公海一行深入胜利村9户贫困户和1户非贫困户家中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村民亲切座谈、翻阅扶贫档案、查看房屋安全和基础设施改造情况,对精准识别、政府帮扶措施、扶贫资金使用、项目实施、脱贫摘帽标准、产业扶贫等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检查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17日,高平市市委书记胡晓刚怀着对贫困群众和老军人的牵挂,先后来到马村镇陈村村和西周村包联贫困户、抗战老兵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及新年祝福。 在陈村村贫困户陈广林家中,胡晓刚与他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其收入情况、生活状况等,鼓励他要积极乐观面对困难,坚定信心,靠劳动脱贫奔小康。来到西周村贫困户李菊平家中,胡晓刚了解了她的家庭生活状况,享受扶贫政策情况,祝愿她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长江网7月2日讯(武汉纺织大学i记者胡祎)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到底给中国贫困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这场声势浩大的中国式扶贫到底意义何在?带着这些疑问,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的研究生从武汉驱车四个多小时来到该校扶贫联系点南漳县九集镇双泉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从7月1日起,武汉纺织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将在南漳县九集镇双泉村蹲点10天,他们将走进困难家庭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了解最新的民情民意,走向田间地头用镜头捕捉普通人的故事,翻越崇山峻岭用文字记录“精准扶贫”模式下的纺大实践。他们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在这里拍摄一部有关“扶贫”题材的纪录片和微电影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挂牌督战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剩余11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至此52个县约120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 今年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2019年底全国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以及贫困人口超过1000人和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共1113个村开展挂牌督战。据悉,这52个县主要集中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和新疆七个省区,1113个挂牌村集中在上述除宁夏以外的六个省区
本报讯 (记者郝引平)七月的贵南,是鲜花草地的世界,歌舞的海洋。日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第五届藏绣·歌舞·牦牛文化旅游节在贵南举办。 贵南地处黄河沿岸,境内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独有种质资源“贵南黑藏羊”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本书从400例广西各地市县推荐的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户中,选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110例(每例1篇,每篇人物事迹约2000字),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汇编成册。所收录的人物及脱贫摘帽案例,涉及全区14个市,内容包括种植、养殖、商贸等多种脱贫方式。通过一个个典型事迹,忠实记录和宣传广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成就,展现广西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
在日喀则市仲巴县,活跃着一支队伍,他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这支队伍就是中国电信西藏公司驻仲巴县霍尔巴乡、吉拉乡五个村的驻村工作队。旦增是其中的一员。 旦增长期驻守在海拔4800米的仲巴县帕羊镇,他以身作则,扎根基层,甘当一名“老黄牛”,用脚丈量驻村点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引领当地群众创业致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员的初心和使命
15岁正值好年华,应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而这一年对于家住新港街道大皂许家村的杨德江来说,却意义非凡。突发性的视神经萎缩夺去了杨德江和他的整个家庭生活中的光亮,29年后的盛夏,他已经跳出了自己狭隘的生活圈,成为了一个有尊严、有追求、有价值、有品格的“健全人”……近日,记者来到蓬莱市海梦苑社区的德江推拿店,听44岁的极重度残疾人杨德江讲述自己的励志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