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比能量、大容量锂硫二次电池及电池组”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为:项目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能量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最近,该研究组又在电池的实用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kWh锂硫电池—光伏电池联合示范系统,并成功运行,为实现锂硫电池在储能电站、车用动力电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由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CRES)、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SFEO)、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SSTDEC)、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IA)牵头并邀请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等19个国际机构和组织联合主办的“2019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简称“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将于2020年5月25-27日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 SNEC光伏展览会是全球为专业的光伏展,其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应用产品和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统、储能、移动能源等,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SNEC光伏论坛形式也格外丰富多彩,涉及光伏产业未来市场趋势分析、合作发展策略、各国政策导向、行业前沿技术、光伏金融等,是向业界展示成果的良好机会
2020新年伊始,公司海外市场开发迎来开门红,公司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于1月8日签订了新年第一单EPC合同——尼日利亚NASS光伏储能电站项目。 该项目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国会大厦办公区,距离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机场约41公里,项目采用先进的光伏储能技术,工期为18个月,对于推动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新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尼日利亚是山东电建三公司走向海外的第一个国别市场,先后以EPC总承包方式承建了帕帕兰多8×42MW燃机电站和奥贡750MW联合循环电站
北极星储能网讯:锂电池每天给我们的手机、电脑、电动车提供动力,但是,锂资源也面临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的问题,难以满足未来大规模储能要求。科学家们将研究目标转向了其他低成本的金属元素,比如镁离子电池。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唐永炳研究团队研发出首个新型镁基双离子电池
南京万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后热处理以及其它金属构件热处理的专业化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18人,专业技术人员30人。 一、各类球罐、卧罐储罐等压力容器整体局部热处理
理士蓄电池出现短路现象该怎么处理呢? 理士蓄电池厂家为你介绍:下面主要就充电电流过大,单只电池充电电压超过了2.4V内部有短路或局部放电、温升超标、阀控失灵现象造成的铅酸蓄电池短路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下铅酸蓄电池短路的处理方法。 1)减小充电电流,降低充电电压,检查安全阀体是否堵死。定期充电放电
逆变器将直流(DC)电转换为交流(AC)电,并且通常是离网和并网太阳能系统的中心组件(除非您的太阳能系统仅运行直流电)。 交流电是家庭和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电力类型。 太阳能电池板和大多数小型风力发电机产生直流电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泓慧能源”)成功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这是对泓慧能源综合实力的肯定,也是泓慧能源科技成果水平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对泓慧能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持续深耕、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认可。 泓慧能源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轮储能行业领跑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轮储能技术和最全飞轮系列产品线,专注于大功率真空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面向全球提供飞轮电池、飞轮储能集成产品等核心设备以及飞轮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可应用于AGC调频、新能源一次调频、微电网、混合储能等电力辅助调频;大型数据中心、移动电源车保电、精密仪器生产线、医院、军工、机场、大功率脉冲电源等电能质量要求高的场所;轨道交通、石油石化、港口码头、钢铁行业功率补偿及能量回收等场景,为客户提供储能、节能和改善电能质量的全面解决方案
天能免维护电池TN12-65照明电动车专用电瓶天能免维护电池TN12-65天能蓄电池-天能电池-天能蓄电池集团有限公司网站,天能集团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创始于1986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等为一体的大型实业集团。 2007年,天能动力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3月5日,董明珠在两会上重申“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董明珠表示:“创新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特别是对于制造业来讲,在成长过程当中,是永远不能忘掉的两个字,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讲,我们要想成为世界级的,能引领全球的,就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制造出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董明珠不止一次的强调“科技创新”,表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自主掌握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