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
12月30日上午,兰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共建核物理系揭牌仪式在我校逸夫科学馆201举行,兰州大学校长王乘、副校长潘保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肖国青、党委书记赵红卫、副所长夏佳文、胡正国,所长助理周小红等出席仪式。签约暨揭牌仪式由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主持。 王乘在致辞中指出,多年来,兰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在探索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模式,加强科研合作,促进相关研究领域和学科的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3月11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彤宙一行访问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廊坊研发中心,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所长朱俊强热情接待了王彤宙一行,陪同客人参观考察了廊坊研发中心轻型动力、循环流化床、储能等研发平台。座谈会上,副所长陈海生介绍了研究所及研发成果情况,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邹结富介绍了集团的业务情况
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事气体传感探测研究生产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是国内最早从事气体传感器研究、生产的厂家之一,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自营进出口权。 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90余人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学家。1940年3月生。原籍:辽宁省北镇县;出生地:江西省吉安市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2月27日,理论物理所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党委书记、所长蔡荣根,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樊志军,人教处全体人员,以及研究生、博士后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人教处副处长郭舒婷主持
日前,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研究院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在南沙成立新能源电池联合检测中心,将致力于电池材料与结构、能量密度、热安全管理、电池管理系统、成品安全性一致性、工艺装备标准、充电桩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迅猛,动力电池行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上游产业链的发展。2016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电芯产量为13.5GWh,同比增长95.7%,车用动力电池产量增长最快,应用于电动汽车的中国锂电池产量为7.5GWh,同比增长454%,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产量占比从2015年一季度的19.6%提升到2016年一季度的55.3%
3月29日,中国广核集团会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深圳联合召开项目成果发布会,宣布完成我国首台套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箱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研制,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 该示范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6台小体积电子帘加速器。此加速器产生的120keV电子束在纸质包装箱表面的穿透能力仅0.3毫米左右,不会穿透冷链食品外包装,亦不对包装箱内的食品产生任何影响
中研院物理所与台大、清大的合作研究团队,从理论中预测层状材料 PbTaSe2 可能具有拓朴超导体的特性,并成功合成单晶样品。经由扫描穿透式电子显微镜(STEM)确认晶体结构;与中研院的 STM 和 STS 观测到 PbTaSe2 的表面与电子结构,确认了 PbTaSe2 具有形成拓朴超导的关键性质。研究团队认为这个材料有可能作为发展容错性量子计算的基础,并已经相关成果刊载于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在肿瘤细胞中,p73基因被誉为肿瘤生死存亡的“开关”。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辐射医学室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碳离子束研究发现,高LET射线可以诱发p73基因发挥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还发现,大蒜的天然活性产物二烯丙基二硫(俗称大蒜素)可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独家获悉,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已于今年实现量产,该电池为全球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化钠离子电池。目前电芯产能可达30万只/月,海外订单第一期十万只,国内的联合开发产品出货量数万只。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首家、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专注钠离子电池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