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成果
十五年前的今天——2004年12月5日,上午10时50分,中国科技部、卫生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联合宣布,三部门共同组织的SARS灭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完成,SARS疫苗研究的难关基本攻克。这是我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SARS灭活疫苗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为之后应对禽流感等突发疫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为当时的全国百姓准备的一颗“定心丸”,Ⅰ期临床试验充分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也是北京科兴、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中日友好医院100多位科研人员和医生将家国安危放在首位、坚守在中国防疫第一线坚定的决心和最好的证明
近日,中铁六院集团中标“三门峡市陕州区提水项目(EPC)”,该项目是集团公司承揽的第一个“引调水”项目、第一个水利EPC项目。 项目总投资超1亿元,输水管线长14公里。该提水项目的实施,将给三门峡市观音堂镇区和产业集聚区提供生产、生活供水,为龙脖水库至产业集聚区供水工程提供水资源有效补充
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为加强民法典的学习,9月11日,市住建局举办了民法典专题学习培训班,邀请民法典普法宣讲团成员伍小明律师,对《民法典》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 在讲座中,伍律师聚焦《民法典》立法背景、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与基本框架内容,从大家所关注的“老人摔倒扶不扶”“危重病人救不救”“高空坠物”“物权纠纷”“网络侵权”等方面入手,引入民法典,尤其是从法律革新来源的角度对《民法典》中新修订的法律条文,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进行深入阐释和解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月21日,中国科学院2017年度A类战略领导科技项目在北京举行。副主席,党员香里宾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2016年11个A类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听取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专项任务,发展规划局,条件保监局,档案局等部门和项目监督部门对专项组织管理,验收,财务管理,档案验收和监督工作进行汇报,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依托单位管理经验交流报告,召开专门负责特殊分会副主席单位和法定代表人签字仪式的责任书
关于“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公示: 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相关地区和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1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3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有关人选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20年8月3日起,至8月7日止
校长杨宗科应邀赴商洛市、山阳县宣讲《民法典》 8月28日,校长杨宗科应邀为商洛市“政法夜校”第三期暨“政法大讲堂”、山阳县委中心组作了题为《编纂和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的专题辅导报告。商洛市委政法委书记于震、山阳县委书记张国瑜分别主持。 杨宗科从什么是编纂《民法典》、《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编纂实施《民法典》的意义等三个方面,对《民法典》编纂和实施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透彻、全面细致的解读
永利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月28日,永利召开2020年第8次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会。永利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天高出席,永利党委副书记蒋林生主持。集团班子成员陆泽勇、朱毅、王勇、萧虎、黄平辉、金文辉、章健、谈政、衷俊华出席会议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6月23日电(记者黄兴)重庆两江新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合作机构22日正式授牌,授牌的合作单位包括中瑞产业园、腾讯众创空间、赛伯乐孵化器、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等5个合作中心,以及美国硅谷、瑞士圣加仑州、挪威奥斯陆等3个海外站点。 其中,由重庆分享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中瑞产业园和瑞士圣加仑州海外站点目前已实现海内外创新资源联动。目前,瑞士圣加仑州站点已经与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瑞士西区经济发展署、瑞士商务促进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先后签约了30多个全球企业及机构
空间科学以航天器为主要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化学以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规律,在促进航天技术创新、拓展空间应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和平利用空间、提升大国地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意义。 本展区展出的“实践十号”、“墨子号”、“慧眼”、“太极一号”等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研制发射的卫星,在空间引力波探测、微重力科学实验、黑洞爆发观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还将陆续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爱因斯坦探针、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等空间科学卫星,有望在太阳爆发活动、时域天文学和日地关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