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早产多少周可能影响儿童长期认识发育?

既往的研究提示早产儿的长期认知发育水平降低,但是其中诸多混杂因素未予以考虑。本研究通过兄弟姐妹的数据分析,较好控制了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发现仅出生胎龄<34周的儿童会有认知发育的损害,而34-37周内的早产儿的这种损伤效应较小。

母乳喂养的益处一直被广泛关注。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中的一项长期队列研究提示,针对早产儿人群,持续更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其在7岁时的神经系统发育水平。并且这个规律在早于30周早产的儿童中更加明显。

在美国,每年约有23700名儿童因为急性呼吸衰竭而接受有创机械通气,该病史对神经认知功能的长期影响并不知道。本研究基于此,通过对队列儿童的随访,发现了这些儿童在认知水平发育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提示针对这部分儿童应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本研究通过队列数据分析发现,4岁时不健康的饮食模式与未来智商发育较低存在关联。既往学者们认为这其中可能是不健康饮食导致儿童肥胖,从而影响儿童智商发育。但是本研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更加的复杂。

流行病学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近期发表一项基于大型队列的流行病学关联研究,发现对于产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儿童,其在8岁时的平均智商评分略低,但是这种情况在15岁时无统计学意义。既往的研究更多关注母亲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及后代的影响,而产后的感染危害并未关注。本研究为进一步防控巨细胞病毒传播提供了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