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技术大突破,干净能源时代不远?
如果有改变人类命运的方程式,但方程式生效的前提是各国放下成见,无私合作,这样的科幻小说桥段,有可能成真吗?
一种称做“核融合”的技术正在考验人类智慧。利用1亿5000万度(太阳热度的十倍)高温,将两个氚原子融合成氦原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互换方程式E=mc2融合过程损失的质量会释放庞大能量,却不会产生任何辐射污染。
这项技术如果成功,将成为人类历史一大创举。
核融合产生能量的物理概念,早在19世纪就有科学家提出。但直到30年前,1988年,一项由全世界35国参与的ITER计划才正式展开。
当时,两大强权美国和苏联放下成见,由两国领袖雷根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统推动开发这项技术。ITER参考的是1950年代苏联时期研究的tokamak反应炉。
到了2006年,中、美、日、韩、欧盟、俄罗斯等国签订合约,在法国南部建造反应炉,由于涉及的技术开发项目太多,这份由35国签订的合约,确保了兴建反应炉所需的材料和智慧财产,参与国家不受任何约束地支援这项计划。
本文未完。杂志订户登入可无限阅读;加入远见网络会员,每日可阅读2篇会员限定文章。 登入/ 注册”
2016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度宣布愿景,希望打造“以人为中心”的超智能社会5.0,当时并未引起关注,至今却成为举世皆知的新名词,被视为现代版明治维新,掀起从产业、政府到民间的改革浪潮,尤在医疗业、科技业造成巨大变革。广达集团董事长林百里愈想愈觉得可以实践,科技部长陈良基、行政院政委吴政忠也指出,日本社会5.0值得研究。《远见》团队走访日本产官学界,带回一手解析。
两岸军力差15倍?一文盘点台海战事的三大变数!
中签率0.3%、一张赚19万!转上柜的“藏寿司”究竟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