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都以文字符号记载的,所以儿童入学时主要是学识字。古代中国童蒙入学时,便要先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材料,目的是让儿童在短期内大量识字,先打通识字的关口,然后才阅读其他资料,所以识字是吸收知识的先决条件。近几十年来,由于知识膨胀,而识字才可以吸收知识,因此帮助儿童又快又有效地掌握常用的汉字,便成为教师学者常研究的问题,而各种识字方法便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 在各种识字教学法中,最为人熟识的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字族文识字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这四种识字方法不但经过实验研究,而且各自有配套小学教科书,供许多小学生使用。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这四种识字教学方法的特点,比较其适用的对象、范围、优点及限制,并列举有关的参考资料,让语文教育工作者得以参考。 Copyright © 2000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一九九九教师教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新世纪的教学效能及教师发展》
关之英 (2000):四种汉字识字方法的比较:中国内地及香港识字方法探究,辑于《一九九九教师教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新世纪的教学效能及教师发展》(电脑光碟),(页 1-14),香港,香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