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全球卫星 产业规模 发展态势根据ICG数据显示,2012-2017年,全球卫星服务业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速呈下降态势。2018年虽然卫星服务业收入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仍占据卫星产业最大份额,总收入为1265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下降1.7%。
中国报告网提示:根据ICG数据显示,2012-2017年,全球卫星服务业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速呈下降态势。2018年虽然卫星服务业收入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仍占据卫星产业最大份额,总收入为1265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下降1.7%。
19年前,2000年10月31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北斗梦”正式开始。12月9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四届大会举办期间,中方在会上宣布,今年底北斗三号将完成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北斗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全面建成。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曾说:“从跟跑到并跑到今天呢,我们部分的功能性能指标已经可以说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里头属于这个领跑这样一个地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于2020年向全球提供服务。
自21世纪以来,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根据ICG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3%。从增长速率上来看,2013-2015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速快速下降,到2015-2018年,收入增速趋于稳定,保持在3%左右。
根据ICG数据显示,2018年,卫星服务收入为1265亿美元,占比为45.60%;其次是地面设备,收入为1252亿美元,占比为45.13%;卫星制造的收入达到195亿美元,占比为7.03%,仍位列第三;而卫星发射服务仍居末位,年收入仅62亿美元,占比为2.24%。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20年中国全球卫星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根据ICG数据显示,2012-2017年,全球卫星服务业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速呈下降态势。2018年虽然卫星服务业收入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仍占据卫星产业最大份额,总收入为1265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下降1.7%。
近年来,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产值和市场规模规模发展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卫星产业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军事和经济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卫星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