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国内官媒也刊文回应这一说法,指出俄罗斯在中印冲突扮演的是调解者角色,近期中印防长、外长的会晤都是在莫斯科举行,足以说明俄罗斯并没有扮演“坐山观虎斗”的角色。

这篇文章最后的观点是,美国一直将俄视为公开的敌人。对俄罗斯来说,最好向中国提供帮助。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能够向俄提供什么,以帮助俄解决经贸和地缘政治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俄罗斯只能与中国在一起。

对于“俄罗斯坐山观虎斗”,一些中国网民认为,在这次中印边境对峙中“已经有所表现”。

但是,有专家告诉刀哥,俄罗斯在对印和对越出售武器及海上油气开发合作时,也会拿捏好平衡,或明或暗地顾及中国的态度。

俄罗斯知名评论家卢基扬诺夫指出,中美对抗影响俄内政的主要表现是俄国内的长期以来的“二元争论”,即关于俄罗斯“融入欧洲”与“转向亚洲”的新争论。这一次争论的起点是亚洲成为世界中心,欧洲逐渐边缘化。中美对抗可能挑起欧洲与亚洲的新争论,尤其是俄罗斯面临周边现实、议程和影响力的新变化,更多争论如何在中美之间定位的问题,实质上会导致思考自身发展问题被边缘化。他还警告,这也会使得俄罗斯本国的智力资源遭到浪费,不能聚焦本国发展,最终陷入一个封闭性的循环,将会损害俄罗斯的独立自主性。

美国地质调查局制作的震动地图显示,南至圣迭戈,北至圣巴巴拉,东至莫哈韦沙漠,以及卡塔丽娜岛和圣克鲁斯岛海岸都能感受到震动。

2012年4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越南签署协议,共同勘探开发位于中国九段线内的05—2和05—3区块。

事实上,与国内部分舆论认定俄罗斯扮演“坐山观虎斗”角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今年以来,俄罗斯具有半官方背景的重点智库(瓦尔代俱乐部、高等经济研究大学、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连续发布多份重量级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些俄罗斯的新国际定位方案,包括俄罗斯力争成为“和平的捍卫者、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的担保者、新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中美‘霸权’之间的平衡者、地球环境的维护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