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夫说:“我们的国家可以尝试扮演聪明猴子的角色,坐山观虎斗。”

早在1981年,俄罗斯国外石油公司就同越南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了越苏石油公司。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家合资公司开启了越南的石油工业。

据悉,2021年,印度将成为T-14的首个海外用户,首批订单预计将达到600辆以上。由于印度陆军需求大且急迫,因此,俄罗斯工厂将会优先生产印度的464辆T-90和600辆T-14,为印度以最快速度交付1000辆主战坦克。

俄罗斯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层次考量在于:防止美国倚重海洋地缘政治与大陆地缘政治的对抗逻辑,抓住中印冲突的机会进一步离间、分化中俄印三方合作,维持美国主导下的“欧亚力量平衡”。长期以来美国作为海陆型世界强国,其海外力量可以不必大规模直接介入欧亚大陆内部利益分配,而只需在大陆各个板块的复杂互动过程中,加上一个砝码,就很容易改变态势,使之有利于海外地缘政治态势。

俄罗斯知名评论家卢基扬诺夫指出,中美对抗影响俄内政的主要表现是俄国内的长期以来的“二元争论”,即关于俄罗斯“融入欧洲”与“转向亚洲”的新争论。这一次争论的起点是亚洲成为世界中心,欧洲逐渐边缘化。中美对抗可能挑起欧洲与亚洲的新争论,尤其是俄罗斯面临周边现实、议程和影响力的新变化,更多争论如何在中美之间定位的问题,实质上会导致思考自身发展问题被边缘化。他还警告,这也会使得俄罗斯本国的智力资源遭到浪费,不能聚焦本国发展,最终陷入一个封闭性的循环,将会损害俄罗斯的独立自主性。

19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这样给自己的民族定位:“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