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钠是体内最重要的细胞外阳离子,对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及调节水分的平衡有重大的影响。钠主要的来源为食物,血中浓度受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的调节,特别是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Aldosterone)直接影响钠的代谢。当醛固酮的分泌增加时,会减少肾脏对钠的排泄,将钠保留在血中,水分也因此被保留住以维持钠浓度的平衡,这些变化会导致体液的增加,血压跟着上升。

2. 临床上低血钠症较常发生,高血钠症较为少见。但二者多为体内水分的改变而引起钠浓度的改变,而非钠本身总量的改变。高血钠症及低血钠症发生的原因大致如下:

3. 当血清中钠离子浓度低于135 mmol/L时,称为低血钠症,常见的原因有钠流失增加、水分摄取过多或排除减少。当发生低血钠症时,会因为体内渗透压降低及大脑水肿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厌食、嗜睡、共济失调、肌肉痉挛、严重时甚至会有昏迷的情形。血浆中钠离子浓度高于147 mmol/L时,称为高血钠症,其死亡率高达60~70%。导致高血钠的原因内钠离子排除降低或摄取过多、水分摄取降低或排除过多。发生高血钠时的症状包括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输出量降低、不安、肌肉震颤、深部肌腱反射增强、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