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机专用到通用的发明过程,看看世界进步的一个规律。
直到20世纪初,机械计算机无论多么复杂,都有两个缺陷。首先,它们没有储存单元(或者说只能储存一个结果),因此只能做进一步运算(当然有些运算的一步很复杂)。如果要做今天看似非常简单的四则运算,由于有许多步骤,就必须用计算机做一步,停下来,把中间结果记录下来,再做下一步。第二,很多复杂一点的,在工程上常用的计算,比如三角函数的计算,在工程上无法计算,比如三角函数的计算,当时计算机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计算机在这个时间点以前,只是我前面讲到的第一类发明。此外,除了技术上的缺陷,20世纪初的机械计算还存在一个建造的成本问题,建造它们不仅太贵,而且加工起来非常困难,这有点像今天第一代的激光雷达,因此根本无法普及。任何产业都遵循一个普遍规律 —— 效率不高,性价比极差的产品,哪怕里面的技术含量再高,都无法普及,最后可能就不了了之了。因此,用工程师的思维做事情,一定不要做成那样。
接下来,我和你要进行一次思维训练了。假如你回到20世纪初,会如何在巴贝奇工作的基础上改进计算机?最容易的方法是沿着巴贝奇的思路继续设计更复杂,能够解决更多问题的计算机,然后投入研发,解决机械制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