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上海2020年建设成为全球金融、贸易、航运和经济中心(“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目前上海正处于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节点。

驻沪欧洲企业对该举措表示欢迎,并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的发展。然而,尽管上海市政府决心实现其2020年目标,但存在于行政、立法、市场等方面的因素仍然制约着上海国际化的步伐。立法、审批程序、财政和行业政策制定都集中在中央层面,这使得上海试验发展新思路的自由受到限制。

不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1 提出了中国的国家改革总体规划,有望取消其中一些限制。《决定》强调简政、放权,因而能为上海实现其2020年目标赋予更多权力和自主性。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被普遍认为是深化改革的催化剂。选择上海作为试点,显示了中央政府对上海作为改革先锋的信心。自贸区的主要目标是作为政策试点和机构改革的试验田,试点成功的措施有望向全国推广。

具体而言,自贸区需要推动中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自由兑换,这是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两项长期滞后的改革。自贸区以及在上海试点的其他重要改革,如国有企业改革、沪港通等,不但有助于上海实现其2020年目标,还将为全国的改革勾勒蓝图。

但是,上海领导层必须加紧实施规划中的改革方案。如不能快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但会降低上海实现2020年目标的可能性,还将消弱外国企业对上海的信心。

1. 中国***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的经济和政策规划。中央和上海市实施《决定》的措施包括: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循序渐进地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健全税收和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行金融行业市场化以及实施更加可持续的城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