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容应付上学前的“混乱时光”?

早上起床如果感觉混乱,是很容易起争执的;因此不妨与孩子一同订下作息时间表,如:几点上床睡觉、起床、睡前该准备哪些东西、起床后该做哪些事情…建立起家庭的作息习惯。

进入小学后,孩子除了真正开始接受国教课程,连原本早上赶八点半、九点的作息,都要调整到七点半、八点,对孩子、对家长而言都是很大的转变;从新生刚入学的情绪紧绷,到五六年后习惯性的赖床,好像每天早上都是听到催促与抱怨的声音,但没有人希望总是这样慌慌张张的度过清晨时光吧!这可是一天的开始呢!

早上起床如果感觉混乱,是很容易起争执的;所以不妨与孩子一同订下作息时间表,例如:几点上床睡觉、几点起床、睡前该准备哪些东西、起床后该做哪些事情、明天想穿什么衣服、想吃什么早餐…依每个家庭的习惯来建立作息;刚开始大人和小孩要建立及习惯这样的作息,是需要一些努力,但是一旦固定下来,将会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式。当然,每天要很严格的坚持这样的作息并不容易,但还是尽量的固定下来,因为借由较固定的生活作息会带给家长及孩子更多安全感与责任感。又假如有特别的日子,最好能先彼此讨论然后做调整变动,让大家彼此配合,这样,慌乱的状况便减少许多。

有时爸妈加班应酬,晚上回家,孩子睡了,根本没机会聊聊;现在既然作息订了,便可以为早上多预留一些时间,来作为亲子互动的时段:和小朋友一起准备早餐、一起选今天要穿的衣服、甚至还可以一起晨跑、做做运动呢!而最重要的亲子沟通也可以在早餐时候进行喔!与孩子说说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心情,和计划;然后也听听孩子的。如果碰到开心的事,就一起笑;遇到难过生气的事,就一起愁;可以去知道、去分享对方的生活和情绪,又可以彼此交换心得与意见,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一日之计在于晨,为自己、为孩子的早晨多花点心思、制造多些乐趣与温馨,这样每当睁开眼睛看到晨光都会笑呢!起床精神好、心情好、做什么事情就都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