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2019年1月,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正式启动全球招募。这是清华大学培养青年学者的重大举措,学校整合以往的青年学者成长的经验,并通过关注青年学者的培养与生涯发展,致力于培养更多潜心学术、勇于创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学者。
消息解释称,“水木学者”中“水木”两字来源于东晋谢混的诗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水木清华就是指清华大学中著名的“园中之园”,而“水木学者”则寓意清华大学中具有发展前景的“学者中的学者”。
清华大学方面表示,“水木学者”计划面向学术生涯成长初期的青年学者,清华大学针对性地量身定制成长环境,包括提供一流的学术环境,安静的研究氛围和良好的生活待遇,让青年学者安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在思想最活跃的阶段,高效地产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获得“水木学者”计划支持的青年学者可持续获得2-6年的支持,这些支持既包含薪酬和福利待遇,也包含科研条件。
澎湃新闻([URL])记者此前盘点发现,随着各地对高端人才争夺的重视,除了由教育部牵头评选的“长江学者”之外,国内不少地方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学者人才计划,成为延揽人才的重要方式。
在这些省级学者人才计划中,大多数都以本省份境内著名的名山大川来命名。
以高山命名的有井冈学者、昆仑学者、泰山学者、天山学者、云岭学者、长白山学者,而以大川命名的则有两江学者、龙江学者、闽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珠江学者。
还有的则是以地域命名,例如八桂学者提到的“八桂”原来是指桂林市,后来用作广西的代称,巴渝、楚天、东方、芙蓉、黔灵、三晋、三秦、燕赵、中原都是广为人知的各省份的代称。
上述这些以地名命名的省级学者人才计划不仅能够给杰出人才带来荣誉,也能增强他们的地域归属感,而诸如辽宁的攀登学者计划和广西的卓越学者计划,也各自展现了当地培养人才的决心。
此外,一些地市也推出了有各自地域特色的人才计划。例如,广西桂林的“漓江学者”、福建泉州的“桐江学者”和浙江杭州的“西湖学者”。
除此以外,国内不少高校也纷纷推出了校级学者人才计划。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的部分大学就有自己的学者计划。
对于众多未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的高校来说,推出有自身学校特色的学者人才计划,同样是一种吸引人才的方式。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学者之思”
围观“学者”的江湖,我们发现了什么?
仪鸣教授访谈:自然科研物理学新刊与青年学者一同成长 | Communications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