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被安排在学生诗歌学习中的初期阶段,是继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楚辞《离骚》,以及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学习后的有一个重要学习篇目。《短歌行》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代表作,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是曹操的代表作。通过学习此诗,能够让学生们窥见中国诗歌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创新,领悟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魅力,能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曹操,了解建安风骨。

《短歌行》是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有孙刘政权,统一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忧愁苦闷。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教学中要注意曹操本人及其创作背景来理解此诗。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经过初中及《诗经》、《离骚》等诗文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诗词朗诵能力、阅读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对诗歌这一文体的学习已有所了解。但对于高中诗文的学习难度,学生们的诗文学习基础及能力已经难以满足高中的学习要求,尤其是诗文中更加丰富的表现方法与更加抽象性的思维。这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教学,注意感知审美教学,注意比较学习,注意联系式的教学,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诗文学习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