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丨自主创新推动种业科技:利禾玉米品种何以覆盖三北地区?

关注我哟
☀定期推送科技与知识产权事件,政策解读 ,项目进展,成果信息 ,科普知识等科技动态,提供政策查询、专利检索、需求对接、专业课程等诸多优质服务,内蒙古最权威的科技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走科技兴农之路,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创新内蒙古”推出“科技兴农”专栏,集中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在推进现代种业科技创新、组织科技攻关、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农业科技型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宣传内蒙古科技兴农取得的新成就。
种业是农业先导性产业和科技密集型产业,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我区种子企业通过不断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及一系列配套增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夯实粮食生产科技基础,充分展示了企业自主创新对种业科技的推动力。


中晚熟春玉米 辰诺501
近日,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禾农业)选育的优势玉米品种利禾712、辰诺501、辰诺502、松科709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至此,该公司目前拥有的国审玉米品种增至7个,公司培育玉米新品种已经推广到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一个民营企业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业绩?利禾农业董事长姚金元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企业所秉持的超前育种理念、持续研发的先进育种技术和不断推行的有效营销手段。
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育种、生产繁育、加工、推广销售于一体的民营科技型种业公司,主营玉米、高粱两杂作物种子。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从种业基础入手,提升育种技术、丰富种质资源,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利用分子育种、单倍体育种和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在抗旱、抗病、抗倒、宜机收等方面开展定向育种,大大加快了品种选育进程。选育出的玉米品种普遍具有适应性好、丰产稳产、籽粒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合机收等特点,在国内劳动力逐步缺乏、劳动力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更适合国内玉米种植的实际需求。

创新育种 科研成果落地有声
利禾农业董事长姚金元向记者介绍:“此次通过国审的四个玉米品种全部为籽粒玉米品种,其中利禾712是极早熟品种,辰诺501、辰诺502和松科709是中晚熟品种。这几个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和适合机收等特点。”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农作物种子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最关键的因素。从2015年起,利禾农业先后承担了“优质玉米新品种开发与种子产业化”、“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等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利用常规育种和现代精确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单倍体育种等手段,开展专业化、模块化育种。目前在转基因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已与大北农生物技术中心和南通新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企业加大种质资源的创制力度,在玉米育种上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科研育种体系。

姚金元在育种田中操作
“在品种的选育上,我们通过分子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在品系的选择上做了大量的筛选和淘汰,针对性选择不同熟期所在生态类型区的特点,对易发生病害进行重点抗性选择,对于一些区域的抗旱性和耐高温性进行品种的筛选,这样在我们的品种进入市场后就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市场表现。”姚金元介绍说。
利禾农业将科研育种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每年都有一批不同熟期的优良玉米品种推向市场。截至目前,公司已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共24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7个;合作选育谷子品种4个、高粱品种2个。玉米品种利禾1凭借其综合性好、适应性广、稳产高产的优势特点,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000万亩;利禾5、利禾7、辰诺501、松科706等玉米新品种,以优异的田间表现赢得了广大种植户的一致好评;利用分子育种与单倍体技术技术手段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禾众玉11在2019年已正式推向市场。企业在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参加省级试验品种9个、国家级试验品种10个,熟期从极早熟到晚熟,区域涵盖了东北、西北、华北、黄淮等地区。
校企合作 产学研协同发展
在利禾农业赤峰科研试验地,从7月玉米作物进入花期起,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人群——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一块块整齐的试验地里被玉米叶掩映的白色身影穿梭其间,在利禾育种专家的带领下,大学生们亲自下地学习去杂、套袋、授粉、自交、杂交等专业知识,使学生们对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加强了运用能力。

利禾育种专家指导大学生玉米花期套袋
据了解,2019年3月,利禾农业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在赤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签约和揭牌仪式,共同签署了“产、学、研”战略伙伴合作协议,整合资源,相互支持,开展校企合作。2019年4月至7月期间,利禾农业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外实训基地已先后安排两批内蒙古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到公司进行实践与学习。
姚金元对记者说:“农业类高校是农业人才理论学习的‘图书馆’,而我们这样的实训基地正是这些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室’。校企合作是一个双方共赢的战略合作,学生们通过实践与所学理论相结合,更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毕业走进社会投身农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企业也可以资源共享,储备人才,提高运营效率。”下一步利禾农业将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与高校、院所等开展联合攻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利禾1玉米品种展示
据了解,利禾农业已加入全国玉米育种联盟,企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北方春玉米,从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极早熟品种、晚熟品种几个熟期,目前基本完成了从东北到西北春玉米的市场布局。
2018年9月起,企业通过承担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利禾5’、‘辰诺501’示范推广”,大力推广应用丰产、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通过对“利禾5”、“辰诺501”两个品种的种子生产、栽培技术的中试研究、技术熟化,加快品种投入应用推广进程,并研究制定原原种、原种提纯繁育技术;杂交种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研究制定适应市场生产要求的丰产增效栽培模式;建立生产示范田及规模化种植百亩示范田;配套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预计到2020年底,通过项目实施,示范推广新品种面积将达90万亩,项目完成后生产优质良种300万公斤,年推广面积达150万亩。
(科技宣传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