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稻谷收割——苏堤春柳古诗选(解读)
西江月.稻谷收割
指点深秋颜值,身临百里长堤。
彩绸南北又东西,七巧拼图一比。
比亦愁难达意,画来带水拖泥。
已然苇絮共霜飞,收拾金黄开始。
明月:词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但通篇流畅,一气呵成。
午间田头即景
小晴眠白鹭,苦暑鹧咕咕。
得雨升田水,争时密稻株。
闲心青野趣,烈日赤农夫。
行过余杭北,谁吟耕者劬
清泉:诗人身有悠闲,心却含情。“闲心”当然指的是作者,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烈日下被晒得黝黑的农夫。雨水降临,赶紧灌满田水。稻禾也在加速生长。诗歌不局限于写景,而是拓展至对农夫辛勤劳作的赞美,诗歌的意境得到升华。
题春鸽图
一翅东风万柳青, 志高未必逊鲲鹏;
民情难借昏官递,劳汝传书到上层。
明月:题画诗难在句句不离画面,但又要超出画面拓展到画外。鸽子作为飞行家和信使的形象不足为奇。奇的是,诗人将社会底层民众的意见不容易上达的现象,借鸽子揭示出来。诗的意境为之打开。
初夏田间
白鹭出田青,翎毛拍有声。
初秧绿还浅,无碍万蛙鸣。
清泉:貌似简单不过的一首田园诗,将色彩和声音既有叠加又有区别,可谓匠心独具。第三句的“初秧绿还浅”欲擒故纵,以为景色尚未丰满,结尾话锋一转,将初夏的蛙声引人读者之耳,焦点便从几只白鹭扩张到成片的田野。同时,又不乏趣味性哲理性。也难怪作者愿意将这首小诗中的首句作为诗集的名字。诗人仿佛就是栖息在田野中的那只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