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仁大学商业、经济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第二年与牛(1)津(2)大学就业服务部门合作,安排牛津大学学生进行六星期的访港实习生计划。

三名牛津学生和三名树仁学生其后分为三组,以“香港孝道研究”作为研究主题。研究中心主任兼树仁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李树甘称,树仁辅导及心理学系、新闻与传播学系,分别为学生安排质性研究及新闻剪接技巧课堂,“其中一组研究孝道与学业成绩表现的关系,在文献回顾及访问等质性研究后,发现孝道愈高,学业成绩应愈好,因父母是学生勤力读书的动力。”

李树甘认为,通过合作研究,树仁学生可与海外顶尖学生交流,刺激他们深入思考和建立更宽阔的人际网络,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及加强研究能力,“牛津大学学生亦有得益,他们喜欢中国文化,能通过今次计划进行跨文化交流。(1)牛:读如ngau4。一些人由于没有把声母ng读出来,读成了懒音au4。要读出声母ng,舌根必须用力,并发出鼻音。

中国人一向重视孝道,很多文学作品都文以载道,宣扬孝的重要,像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燕诗》。这首诗讲述一对燕子父母辛辛苦苦养育雏燕,但雏燕长大后却不顾双亲,四散而去。

白居易认识一个老人,因为爱子离家而悲伤不已,讽刺的是,这个老人年少时也做过同样的事,逃离父母。为此白居易创作这首《燕诗》,作为晓谕。整首诗贯切白居易的风格,浅白易读,切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