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叶青博士是专门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青年学者,这本专着便是她十年耕耘所得的丰硕成果。她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我曾担任她的导师,深知她志向远大,学风踏实。她订立了一个十年规划,选定清代中叶的戏曲家群体作为她长期研究的专题。早在1992年步入硕士生阶段,她就开始研究唐英的《古柏堂传奇》;博士生阶段,她以蒋士铨的《藏园九种曲》和《红雪楼十二种填词》的研习作为主攻目标;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她到清华大学工作,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又花四年时间继续研究夏纶的《惺斋新曲六种》、张坚的《玉燕堂四种曲》、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和沈起凤的《红心词客四种》。如今论著全体写成,终于能付印出版,我看了十分高兴。对于她这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努力用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我极为感佩,赞叹不已。算起来,她这个专题研究一以贯之的成就,前后经历了十个寒暑,真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呵!
我们知道,清代中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时候,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的那样:“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与其称乾隆盛世,不如说它是封建社会行将走到尽头的回光返照。当时的戏曲
第四节 也只愿天下才人多将福份拥——论沈起凤的《红心词客四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