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产能持续满载,执行长林恩平日前坦言,产能空间“到今年底就用完了”,但三块土地兴建完成加入营运要等到2023年。外界解读,在这四年“空窗期”期间,产能有限前提下,大立光将专注高阶镜头挑单生产,有利于大立光产品组合及获利。
另一方面,市场也关注,大立光碍于产能受限,专注高阶镜头生产,其他厂商是否可能抢食高阶主镜头以外商机。业界分析,以目前大立光在技术及专利的布局,可以吃到的订单,不是难做的,就是难赚的,其他光学厂也面临“两难”抉择。
对于光学厂而言,良率就是获利关键,良率好,获利就像印钞机;良率不好,做多赔多。
大立光斥资逾200亿元的新厂于2017年第4季投产以来,到今年底产能空间用罄,法人关心大立光如何因应未来订单需求,以及明年上半年是否重现多年前将下半年订单移前生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