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64年(1975年)从台北工专毕业,蔡秉燚赶上台湾纺织业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当时纺织业出口值高过电子业,一技之长确实让他很快找到第一份工作,在纺织研究中心(即后来的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为工业局做整个纺织行业的品质管制的管理,随后又到业界一家染整厂任职。
然而一段时间下来,他逐渐认知到,台湾纺织产业的设备、技术都来自于欧美或日本,本地只知道怎么生产,对于技术背后的原理却了解不深,也没有太多研发,工作内容非常固定规律。久而久之,他萌生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台湾中部的他,也选择落脚美国中部。“我到美国以后就重新开始,用一些台北工专学的底子,然后再扩大、再扎实、再深入,”蔡秉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