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俐落的人常换新电脑,做事拖拉的人珍惜电脑。你是哪种人?
###工作效率,影响你一生的成就! “先做紧急的事哪里有错?为什么说我不懂轻重缓急?” “事情好多!那就把每件事分成几部分,一天做一点好了!” 如果你也这么想……小心!很可能会掉进“做事拖拉”的陷阱。
工作效率,影响你一生的成就!
“先做紧急的事哪里有错?为什么说我不懂轻重缓急?”
“事情好多!那就把每件事分成几部分,一天做一点好了!”
如果你也这么想……小心!很可能会掉进“做事拖拉”的陷阱。
下面这些小习惯,将决定你能否准时下班,或是天天挑灯夜战!
我的意思不是说“想成为做事俐落的人,就要常常买新电脑”,而是“如果想成为做事俐落的人,就要有必须常换电脑的想法”。
电脑确实不算便宜,近年来价格虽然已经降低不少,但是如果想买没那么阳春的规格,还是要花个好几万。
但是如果因为它很贵,怕自己浪费,所以一用就用上四、五年,那一定会变成“做事拖拉的人”。
电脑对我来说是消耗品,就算每年都换新规格还是很划算;不过最近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我又不是需求很大或必须用什么高阶软件的人,所以实际上大概两年换一次。
电脑用了两年之后,各方面的运算速度就已经明显变慢;另一方面,新电脑的规格又日新月异,一来一往,处理速度就明显有了差距。
工作的内容会依业种和领域有所区别,而一般文书工作使用电脑的几率应该算相当高;说得极端些,整天都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该不少吧。
像这种形式的工作,如果把时间花在等待电脑运算上,难道不是庞大的损失吗?好不容易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把打字练得飞快,结果却要花时间等待电脑运算,这实太浪费了。
虽然我们在这里说的是“经常换新电脑的人,就是做事俐落的人”,但实际上不限于电脑,所有工具都是同样的道理。
简单来说,花钱来换时间,可以让事情做得更快,自然能够回收成本。
“做事俐落的人”会经常思考金钱与时间的关系。
假如能多花点小钱缩短时间,那就花吧;即使口袋暂时浅了一点,但只要买到时间,并且有效运用,就可能回收更多金钱。
相较之下,“做事拖拉的人”几乎不会考虑时间与金钱的关系。
因为怕浪费而不肯花钱,反而要花许多时间解决事情,最后连金钱也跟着损失了。“省下不必要的支出”这个想法相当好,也是经营者必备的观点。但是光想着怎么节流,就得不到“提高效率、加快速度、改善经营”的结论。业绩自然也就很难提升了。
请大方地把钱花在“可以创造时间”的地方!我认为,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与个人,才有本事拉高业绩与成效。
请别怕花钱去换时间,这能让你往“做事俐落的人”更迈出一步。
◆ 做事俐落的人,会为了“效率化”而投资金钱!
工作要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工作管理”,也就是“几点几分做这个,十五分钟后做那个……”之类的管理;工作管理不需要太精细,只要做到“今天做这个跟那个,要花我多少时间”对工作就有相当大的助益。
我对工作管理的概念就是“先有个大目标,再从它逆推出需要达成的小项目”。也就是说,我必须将目标细分成许多小工作,才能进行管理。
我想绝大多数的商务人士都会做工作管理(比如每天的待办事项清单),但是能针对每件工作掌握所需时间的人,却出奇的少。其实“针对每件工作管理时间”也相当重要。
光是把“本日待办事项”抄在纸上、记在电脑或手机上还不够,如果不能掌握每件工作要花费的时间,你就不知道能完成几件事,也不能掌握事情做完的时间。
如果你认为“我的时间用不完!”也就算了,但一般人应该不是这样。
所以“本日待办事项”务必在自己决定的时间内完成,明天也一样、后天也一样……久而久之,自然能在期限内达成目标。
说到针对每件工作管理时间,其实有两大优点。
第一,可以避免设定太多待办事项,就不会有事情做不完的问题。
我就曾经碰过这种状况,虽然有很多事情想做,却无法掌握要花多少时间,结果每天都做不完。这种日子一旦持续下去,就会累积很多压力。
仔细想想,这些压力完全都是自己搞出来的,实在蠢到不行。后来我懂得先掌握每件工作的时间,再设定今天要做哪些事,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第二,可以设定结束时间。
很多人想不到这一点有多重要。如果不能掌握事情做完的时间,就会常常加班到天亮;这不但对健康有害,又会影响隔天工作,最后造成工作产能下滑,成了“做事拖拉的人”。
如果你能设定结束时间,就能保留“投资自己的时间”。
比如说,你决定“下午六点之后要专心念书”,假如不知道该花多少时间才能做完该做的事,那么六点之后的黄金时段也会因为事情没做完而遭到压缩。
请掌握每件工作需要的时间、进行管理,保留珍贵的个人时光。
“做事俐落的人”对时间非常敏感。
请先算出自己必须完成的工作数量,以及每件工作的处理时间吧。
◆ 做事俐落的人,能清楚掌握每件工作需要的时间!
延伸阅读/